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1 / 3)

此時朝陽初升,溫暖明亮的光線照映在天地四周,隻是放眼望去,方圓十餘裏內,到處都是斷肢殘臂,破旗死馬,在城頭之下,屍積成山,鮮血直浸入泥,已經是黑沉沉的一片。

幸好此時已是深秋,天氣涼爽,到是不必擔心如同上次襄城之戰時,不過隔了一天,便有熏人的屍臭出來。

張守仁聽聞命令,便下令部下的火長們開始整隊。

各人都是累極,正橫七豎八,睡在城頭。隻是訓練精良的軍人無需多加催促,一待軍令下達,便立刻起身,肅立聽命。

經過守城苦戰,昨夜又出城邀擊,一百人的隊伍,此時已經是稀稀落落,餘留下來的戰士,也是身負創傷,隻是在身上草草包紮,便有繼續留守。

五十三人。

張守仁隻覺一陣心酸,他的部下都跟隨他多年,做戰時雖然級別森嚴,無人敢於挑戰他的權威,閑暇時,大家卻是飲酒做樂,親若骨肉兄弟。不過幾天功夫,已經是陰陽兩隔。雖然是軍人百戰為家國,九死而不悔,隻是在活下來的人心中,卻也能難以抹去的傷痛吧。

“胡光,你帶著受傷的兄弟去城內包紮休息,過兩天大帥必定會大犒三軍,到時候要他們生龍活虎的出來!”

“是,隊正放心。”

胡光自己身上也是傷痕累累,知道張守仁安排他帶隊入城,也是對他有照顧的意思。若是尋常軍官,必定感激非常。胡光卻因為其叔胡烈身為校尉,總是疑心張守仁看在叔叔的麵上方才如此。是以無論如何,他總是淡然以待,並不肯露出特別感謝的神情。

看著胡光領著一眾傷兵下城,張守仁向幾名火長令道:“咱們即刻出城!”

眾人轟然應諾,卸下甲胄,弓弩手亦將手中的弓弩放下,手持短刀,相隨而出。在城頭時,各人隻覺得天清氣朗,萬裏無雲,正是深秋好景色。

待魚貫相隨,出得城門,滿眼隻見伏屍遍地,破旗死馬。饒是百戰得生的鐵血戰士,也不由得都是心中一凜,均想:“熬過了今天,才總算不會落得個與這些死人一樣的下場。”

張守仁眼見屬下都是臉色鐵青,知道他們心憫死者,哀及自身。這樣的慘烈景象見的多了,若是不及時疏解,日後要麼成為沒有人類感情的死士,要麼便膽怯害怕,以後再難當大用。

他心中略一思忖,便向眾人道:“戰士百戰為家國,戰死者均是為了襄城百姓,大夥兒僥幸得存,可不要忘了身死的兄弟們。”

見各人都麵露感動,低頭伏身,向那些陸續被發現聚集在一起的楚軍將士的屍身行禮,他卻又令道:“各人回頭,看一看咱們的襄城。”

此時旭日初升,眾人身處北麵,回頭一看,隻覺陽光燦然,身後的襄城城牆高聳入雲,巍峨壯麗,縱是被蒙軍攻打多日,到處是破石殘垣,卻仍是不能有損於它的光輝。

隻是城內傳來若有若無的哭泣聲,顯然是城內的百姓得了家人親屬的屍身,難似抑製悲傷。

“兄弟們,若不是這些死難的兄弟,若不是咱們拚死奮戰,這襄城內哭的可不止這麼些家了。蒙軍一路南下,殺人盈野,殺人盈城,北方數百城池,三千萬大楚百姓,現在留存的不過十之三四。餘者,或是被蒙人當做牛馬役使,或是被當牛羊一相宰殺!房屋焚毀,耕田馳廢為牧場,綾羅綢緞,金銀玉器,全被掠走,我大楚的清白女子,被他們欺淩羞辱,前朝大宋,曾被金人滅國,公主後妃都被尋常小兵**,若是這些蒙人衝入襄城,北方楚人的慘況,必定會落在襄城百姓頭上。蒙兵此次落敗,其實並沒有傷及筋骨,匆匆退兵,必有原故。咱們需得振奮精神,準備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