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劍指開封(九)(2 / 3)

張守仁閉目聽完,半響過後,方又道:“各位,我軍這裏是如此。歸德、鄭州、東京一帶,我亦查訪清楚。他們的收成亦不會差,隻是大半要送往北方,供給北方的蒙人大軍和官民。百姓困頓,官吏亦是寒苦。駐軍麼,倒是還有那十幾萬人,不過都是烏合這從,當不得我大軍猛攻。唯有歸德一線,仍然駐有蒙兀軍五六千人,還算是一股強敵。至歸唐州、蔡州、鄧州,我今之所以不取,不欲使西麵的蒙軍警惕罷了。若是要取,一萬人,便足以取這幾州。來春之計,各位以為如何?”

胡光上前一步,先道:“大帥,以末將之見,來春天暖之時,主力先取歸德,下東京,據守黃河,與蒙軍隔江而治。而偏師,下山東,取濟南、益德、沂州、徐州,海州、揚州。這些地方,蒙軍主力早走,不過是些漢人將領,首鼠兩端,我大軍雄視眈眈,這些人早就害了,隻要我軍兵鋒一至,豈有不望風歸降的道理?”

張守仁不置可否,隻向唐李二人道:“你們有什麼看法?”

唐偉道:“其實我軍不宜擴張太速,以末將之見,還是取唐鄧數州,就算蒙軍在陝西路加強戒備,也是不妨。等我軍再擴大實力,然後則再取陝西路便是。”

李勇亦道:“我與唐將軍見解相同。歸德與東京等地,敵人實力雖弱,我軍想一口吞下去,卻又得隨時麵對北下的蒙軍。若是得了唐鄧各地,背倚襄城,西脅潼關,退可守,進可攻,若是得了陝西路,再攻東京,下山東、準南,則可穩操勝券。”

“兩位將軍,你們太過保守,”胡光不待張守仁答話,便又搶先一句,向他們冷笑道:“若是以你們的戰法,沒有三五年的功夫,不要想得中原。”

唐偉卻不似他那般怒氣衝衝,隻閉目答道:“算了,一切有大帥做主。”

李勇也道:“正是。反正有大帥明斷,你我隻需提供意見,何需動氣。”

他二人如此,胡光反倒不好意思,當下訕訕道:“是我的錯,太易動怒。兩將將軍莫怪。”

三人一團和氣,竟又坐下。張守仁苦笑一聲,又問道:“還有誰有話說?”

卻見伍定國拱手道:“以末將看,取東京不妥,我軍實力不過十萬,不可輕易麵對北來強敵。取山東,亦是敵人腹心,由北而下,極是容易。不若,想辦法打通陝西一路,方是正經。”

張守仁眼前一亮,身往前傾,正色道:“你的這個見解,仔細說說?”

“大帥,攻歸德,下東京,甚至全取山東準南,亦非難事。隻是我軍勢力太弱,況且一直強軍是打出來的,不是練出來的。地盤一大,怎麼守?一下子招幾十萬人,哪有這麼多的將軍,這麼多的下級軍官?我軍現下,當年的小小火長,都能做到校尉或是副指揮使。普通小兵,也是最少也幹了隊正。好比一張拉滿了的弓箭,再拉一下,就要斷掉。是以在這個時候,甚至明年一年,都不可與敵人大動幹戈,佯攻幾場,也就罷了。我軍主力,應該直下唐鄧,攻入潼關,打下陝西路全境,甚於是原本夏國的中興府。西麵是漭漭沙漠,北麵是黃河九曲,當年成吉思汗,攻伐夏國時,若不是夏國君暗臣昏,武將不肯用命,也不會讓敵人輕易攻破、關隘,就這麼長驅直入。咱們得了關中全境,雖然不比盛唐時節,卻是一個極大的緩衝之地,西可向四川,北可攻敵後方,南向則可與穎州一線聯結,直下東京。若是經營得善,兩三年內,可以依靠這些地盤,坐擁數十萬帶甲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