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劉韐都哪去了?劉子羽呢?”把汴梁城踩在腳下,趙構看著眼前的王瓊問道。
隨著汴梁城門大開,趙構使人與王宗濋溝通,早早就把燕王府的一家人接出了城外,現在王宗濋更已經帶著趙構是私信去建康了。
汴梁城內可不就以李若水和劉韐為尊了。而趙構叫來的王瓊,這人原是中山府路馬步軍副總管,跟隨種師中與金人戰於榆次。第二次東京保衛戰開打前,他與鄭建雄率領八千兵馬前來勤王。趙桓很是高興,任命他為京城巡檢,並賜給他一麵白旗,上書“忠義”二字,以表彰其勤王之功。戰後很自然的就也被趙桓留在了身邊。
不過這人性格有些耿直,加上肚子裏墨水不多,在京師禁軍中一跟同僚不融洽,二不得孫傅的看重,要不是趙構提兵南下,王瓊早晚也被孫傅踢出東京城去。
或者說王瓊在京城禁軍中根本就沒前途,誰讓他在孫傅眼中是‘粗鄙’的呢。
而至於孫傅這個深得趙桓信任的總管軍事的同知樞密院事到底知不知兵,那就是非常明了的事兒了。但這就是大宋朝的“傳統”。
“回大王話,李劉二位相公身體不適,今都在宅中養病。小劉相公亦在家中陪侍。”
王瓊身後還跪著李實、張仙、裴淵、蒙造、何仲剛、張撝等守城將領,一個個老老實實的聽後吩咐,可內心裏對王瓊是充滿了羨慕妒忌恨。
劉韐、劉子羽父子下,他們一標人的地位大致仿佛,憑甚王瓊能在燕王跟前露臉?不就是官家賜下的那麵大旗麼。就不信燕王能半點也不介意。
再說了,李若水、劉韐父子究竟如何了誰還不知道?王瓊這廝竟然還敢為那幾人說話,真不知死活。
且看他風光,且看他倒黴。
隨著趙構的進城——該上鉤的魚兒都已經上鉤了,他才沒必要繼續在外頭待著呢——大批的北軍將士湧入城中,先就是占領各處城門,接著就看到一群甲士簇擁著幾輛華麗的馬車駛入來。這卻是趙構在這個世界上的妻妾兒女們。
隨著嶽飛、韓世忠接手了皇城,趙構又叫折彥文(折可求之子)率軍去燕王府把一幹妻兒閨女護送到城外,現在自然就隨著趙構入城了。
雙方分別一年多光景,趙構的身份與當初打馬出東京時候的身份已經大不相同,行為舉止上有些變化也就順理成章。橫豎邢氏、潘氏幾女,是誰個也不覺得他已經換了個人。
同時因為邢氏腹中孩兒安然誕下,趙構已經有倆‘兒子’了。一嫡一庶,未來接班人的選擇範圍也更寬泛了一些。
兩個嬰兒現下還不滿周歲,但身子骨倒很硬朗,白白嫩嫩的。
趙構這三輩子來,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小的娃娃。
幾個女兒年齡也很小,大的不過三四歲,小的也才一兩歲,一個個粉雕玉琢的,父母基因都不差麼,閨女自然也不會生的醜陋。
抱在手裏,叫人心中還真有股子喜歡。
可這喜歡說白了也就這麼回事。
小娃娃再好看再漂亮也不是他的種。之所以喜歡,隻是因為她本身很可愛很漂亮。一個心智不變態的成年人,見到幾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生出一股喜愛之情來,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過他表露出的歡喜之情卻也叫幾個便宜閨女的母親們大鬆了一口氣。
趙構沒有住進皇城,而繼續在燕王府落腳,不把趙桓拿下了,他是不準備去皇城的。
就像新帝上台要跟群臣百官玩三辭三讓一樣,趙構要上台,也需要跟趙桓玩這套把戲。不然,還沒抓到趙桓,自己就登基稱帝,那吃相有些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