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很快結束,倪嘉爾和倪嘉赫、卓青華回到倪府院中,順著先前的思路繼續商議下去。
倪嘉赫眉頭一皺:“叛亂不可不平,若是放任起義下去,隻會讓更多的無辜百姓飽受戰爭之苦。”
他看到魏淇然的平叛才剛剛初見成效,並不希望魏淇然就此停止對南方失地的收複。
卓青華也微微眯起狹長的眼睛:“隻是一味武力鎮壓恐怕也難見成效,反而還會激起更大的民憤。”
“倒不如,軟硬兼施。”倪嘉爾眼珠一轉,眸中閃著狡黠的光芒。
卓青華與倪嘉赫頓時心中了然,所謂打個巴掌給顆棗,如今南方各城局勢一片混亂,平定叛亂自然必不可少,但更要注重安撫民心。
於是倪嘉爾便派了卓青華帶著賑災錢糧,親自前往南方去安撫受災地區的百姓。
都城城門外。
賑災的錢糧滿滿裝了十幾車,就在城門外暫時停著。擔心路上不安全,倪嘉爾又派了一隊侍衛,和卓青華的隨從一同押送。
卓青華著一身緋紅色錦袍,在茫茫白雪之間,分外顯目。可由近處看去,又有了幾分邪魅惑人的味道。他英挺的劍眉舒展開來,眼眸顯得深邃而幽遠,加之不凡的舉止,當真是君子世無雙。
倪嘉爾無心顧及這漫天雪景和君子“美色”,心中早已被深深的擔憂所填滿:“青華,此去賑災一定要小心,戰場之上,刀劍無眼。”
卓青華挑了挑眉:“放心吧!我自會平安回來見你,更何況我隻負責安撫百姓,境況可比魏淇然要好的多。”
倪嘉爾對自己不加掩飾的關心,他自然很是受用。
見時辰不早,便要啟程。卓青華挑了匹千裏良駒,直接一躍而上。在戰馬之上的卓青華英姿颯爽,比平日增添了幾分灑脫飄逸的風範。
“小爾,等我回來。”卓青華眼裏淬了深情。說罷,便頭也不回地騎馬絕塵而去。
倪嘉爾登上城門,望著加速行進的車隊人馬慢慢消失,卓青華逐漸變小的背影漸漸地也看不見了……
卓青華日夜兼程,很快便與魏淇然他們會合,將倪嘉爾的策略講給魏淇然聽,魏淇然便讓卓青華的車隊緊隨其後,待城池攻破,便由卓青華安撫百姓,以定民心。
第一場戰爭之後,軍隊士氣不減,趁熱打鐵,魏淇然便又率軍去攻打下一座城池。
在魏淇然的指揮下,將士們使用投石車攻擊城牆上的敵人,又輔之以重弩進行遠程壓製。城上的起義軍根本無力抵抗,魏淇然見時機尚好,便趁機派重甲兵手拿盾牌在前方開路。在他們的掩護下,後方的攻城主力軍得以慢慢靠近城牆。
“弓箭手上!”魏淇然一聲令下,三排弓箭手伏在城牆之下,朝著城牆上的敵人不斷放箭。
大型雲梯車已經在重甲兵的掩護下搭上城牆,將士們直接開始登上雲梯,從雲梯上攻擊城牆上的敵人。起義軍根本招架不住,紛紛被打落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