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軍第一日起,便知軍令大如山。上級發布的命令,下級必須無條件地遵從、執行,不得違抗。那副將又豈會不知?
“此次出征,帝師大人身為主帥,而各位則是副將,是你僭越了。”卓青華語調平和,可那英氣逼人的氣質和渾身散發出的冰冷氣息,無不透出警告的意味,惹得副將頓時滿頭冷汗。
卓青華並未咄咄逼人,倏忽從副將身旁退了開來,正色道:“各位,並非我卓某人護短,而是不希望你們盲目中了計,被奸人蒙蔽了眼睛。遙想我齊闌國大軍被困雪山那次,是誰不顧冰雪嚴寒,即使用手挖,也不願放棄援救大軍的希望?”
那等絕望場景,在場將士們有幾位也是經曆過的,無力反駁,便隻好沉默著。
“同在營中,自當同仇敵愾,團結一致!帝師大人為齊闌國一直兢兢業業,鞠躬盡瘁,齊闌國百姓誰人不知?如今你們公然懷疑主帥,怕是失了齊闌國將士忠心耿耿的氣概和作風。”卓青華護著倪嘉爾據理力爭道。
倪嘉爾作為爭議的當事人,卻再不發一言。
平日裏,她向來將軍隊的將士們看的很重。她想要早些撤軍,甚至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讓將士們不再飽受戰爭之苦。
可又怎知,現在正是這些將士們在懷疑她的用心,質疑她的能力。看著爭論時虎視眈眈的眾人,倪嘉爾忍不住寒了心。
看到素來沉穩淡然的卓青華更是為了自己挺身而出,據理力爭,倪嘉爾覺得連累了他,心中湧出一股愧疚之情。
卓青華覺出她的落寞,代替她說道:“現在,我替帝師大人再重複一遍命令,全軍立即撤退!”
眾人聽了卓青華的一席話,方才的衝動已經被壓了下去。盡管心裏還是對撤軍的決定非常不滿,最終大家還是服從了倪嘉爾的命令,回到營中傳令立即撤退的事宜。
看著人一個個走了出去,匡堯無聲無息地來到倪嘉爾身前,帶著愧意道:“師妹,方才我擔心盲目說話會給你增添麻煩,便一直未開口,抱歉。”
對於齊闌國而言,匡堯說到底還是一個外人。倪嘉爾本就被說成是徇了私情,若匡堯真為倪嘉爾辯護了,更是說不清道不明了。
倪嘉爾理解地點頭,道:“沒事,師兄,這事和你無關。”
望著卓青華和匡堯那擔憂的眼神,倪嘉爾苦笑一下:“青華,師兄,若是再繼續這樣下去,我怕是越來越難服眾了。”
軍中最怕威信喪失,可今日場景,那些將領無一不是對倪嘉爾心懷不滿的。
倪嘉爾深知再不注意,最終真會釀成大錯,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想到眾人在治軍方麵都不算經驗豐富,而魏淇然多年統軍,比他們更有資格去說此事。
事不宜遲,於是倪嘉爾立刻寫信給了魏淇然,向他求助下一步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