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有情有義:如何形成與聽眾的情感共鳴?(1)(2 / 3)

某大學邀請一位業內德高望重的老企業家,到學校做一次關於演講技巧的報告,當時正是校園活動最活躍的時期,正在同時舉行的活動就有校園十佳歌手大獎賽。當老企業家站在講台上時,發現台下還有許多空位,但是走廊上的學生卻沒有走進來坐到座位上,老企業家明白了,這些學生是還沒有下定決心選擇聽學術報告還是去參加同時舉辦的校園歌手大賽。老企業家決定要爭取這部分人。

於是他放棄了事先準備好的開場白,說:“同學們,很高興見到大家,首先今天是你們鼓舞了我,你們放棄了青年歌手大獎賽,選擇來這裏聽我的演講,你們一定是做了一番痛苦的抉擇,最終很認真地作了選擇,很多人在說與唱之間會選擇後者,而你們卻選擇了前者;一般人在年輕小夥子、姑娘和老頭子之間一定會選擇前者,而你們卻選擇了我這半老頭子。這說明你們還認為我這個老頭子有點魅力,認定我會說的比唱的還好聽,這讓我由衷的產生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卻是你們大家給我的,非常感謝你們”

老企業家說完這段話,報告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走廊裏的人也紛紛擠進來搶座位。

老教授先把說與唱、年輕人與老頭子作對比,再把學生們在說唱二者之間的選擇作對比,不但褒揚了聽眾,也巧妙地展示出自己的睿智,讓聽眾與自己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從而爭取到了那一部分猶豫不決,不知如何選擇的聽眾。

沒有比較,就沒有優劣。任何事物之間的對比,都能更清楚地顯示出各自的特性,從而形成獨立的個體,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演講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運用對比的方法,喚起聽眾的心理共鳴,這樣坐不僅可以突出演講的主題,還可以引起聽眾對演講內容的高度重視,從而與演講者產生心靈的溝通與交彙。

【技巧指導】

如何使自己的脫稿演講從思想的深處征服聽眾,從而喚起聽眾的共鳴,就成為演講者最為關注的問題。演講者發表演講的目的,就是要說服、鼓動、感召吸引、聽眾,那麼領導者怎樣才能喚起聽眾的共鳴呢?

1.敢於標新立異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追求新奇是聽眾或者說是所有人的正常心理。所以領導者在講話的時候可以利用求異為突破口,深刻的思考一下,設置新奇的懸念,吊起聽眾的胃口,充分調動聽眾的思維,不斷給聽眾帶來新鮮奇特的刺激,同時在設置疑問,質疑疑問,解答疑問的過程中,讓聽眾有一種恍然大悟又不失合理性的感覺,這樣會使聽眾產生愉悅的心理。

2.懂得聽眾的愛好

脫稿講話者想要與聽眾實現節奏的同步是一項相當複雜的事情。講話者可以感知聽眾的脾性,然後做出與之相應的反應。其實講話者自身也會有許多個性特點,所以會從聽眾身上感知到不同的信息。聽眾不是木偶,他們坐在台下聽你講話時會思考,思考的結果會形成一種信號傳遞給講話者,你可以通過聽眾的普遍經曆結合現場環境去靠近他們,感知他們。

聽眾不喜歡無聊的發言者。試想一下,有誰願意浪費時間去聽一段無聊的講話呢?聽眾來聽演講,就是希望能夠得到有益的信息。他們想要知道怎樣才能開心,怎樣才能有更大的收益,怎樣教育孩子,怎樣找到真愛,大家都想通過快捷的方式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聽眾來聽你演講,就是要從你的講話中得到“好處”,如果講話者能夠給聽眾有價值的東西,無論是好的建議,還是情感的慰藉,或者是正能量的傳達,他們都會因此而喜歡上講話者。了解聽眾真正關心什麼,懂得他們的期望,這樣才能讓聽眾願意聽你講話。

有研究表明,脫稿講話者在說話時如果很緊張的話,就會特別注意那些有負麵反應的聽眾,因為自己的緊張,所以害怕會失敗,害怕帶來不好的效果,所以特別在意聽眾的評價,尤其是負麵的。其實,如果講話者很緊張,就應該多多與那些對你發言顯出極大熱情的人,這樣才會在心裏形成一個肯定的信號,自信心自然就會提升,緊張也就消除了,要知道,你是永遠無法取悅所有人的。所以,大部分的人支持你,對你的講話有興趣,與你能夠產生共鳴,那麼你就已經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