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有張有弛:如何實現講話的抑揚頓挫?(2)(2 / 3)

舉個例子,“綠豆”和“西瓜”在我們生活中是常見的,人人都用眼睛看到過,用手摸到過的。這些已經客觀存在的樣子就是外形象,當“綠豆”和“西瓜”的形象通過人腦的記憶儲存在大家的右腦中時,就成為了典型的內形象。

再比如,李白有首詩歌《望廬山瀑布》,其中是這樣描述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當中所提到的“香爐峰”“瀑布”“飛流”“銀河”都屬於客觀存在的外形像,是人親身看過或者通過其它像電視、電影、報紙等傳媒渠道看過的場景,然後這些形象就通過記憶存儲在人的大腦中,這就是由客觀的外形像變成了人腦中的內形象。

來做一個體驗練習,試一試手勢是否有調出形象的功能。

用兩種方式說這句話“綠豆那麼小,西瓜這麼大”

第一種方式,直接說不加手勢說。這樣的結果就是,隻是在單純的念出文字並發出聲音,語言沒有調出事物的形象。

第二種方式,邊說邊加上手勢。在說“綠豆那麼小”時,右手的拇指和食指靠攏,留出一點空隙,然後眼睛盯著手指,加上這個動作,馬上就會給人們一個立體的形象,好像手上就有一顆綠豆一樣,說起話來也是栩栩如生,充滿形象感。在說“西瓜這麼大”的時候,兩隻手誇張地呈抱大西瓜的樣子,手掌伸開,五個手指向中心彎曲,這個手勢一加,馬上就能在腦子中找出相應的形象,這時候再誇張的放大聲音,“西瓜”的形象馬上就出來了,仿佛自己就抱著一個西瓜一樣。

但是,雖然口語已經取代了手勢語言,但是,人類在這麼漫長的歲月裏,仍然保留著手勢語言這種傳達信息的工具,說明它的表達形象的功能還存在,以至於保留到今天。

方法三:包袱不斷,才能給聽眾帶來新穎和刺激

【範例點評】

有一位幼兒園老師,她在給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總是用相同的詞。在說公主的時候,她會說公主很美麗;講到月亮的時候,她會說月亮很美麗;講到假山、湖泊、草地等等,都要用美麗二字來形容,其實形容詞有很多,像是形容月亮的時候可以用迷人,形容假山的時候可以用高大,形容湖泊的時候可以用清澈,形容草地的時候可以用翠綠等等,這樣才能形容出具體的形象,吸引小朋友聽故事。

有的人說話的時候,總是重複的說那些相同的名詞。一個詞說的次數多了,便缺少了新意,就好像有的人最開始用花比作漂亮的女人,那麼他是聰明的,但是之後不斷有人用花來比作女人,那些人還算是聰明人嗎?哪一個人不是喜歡新鮮事物的呢?重複的使用那些相同的名詞,隻會讓聽眾覺得枯燥乏味,聽來聽去都一樣,沒有新意,久了就會使人產生厭倦的情感,非常乏味,就好比泡了幾次的茶葉,味道越來越淡。

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對那些平淡如水,枯燥、乏味的發言有興趣的,所以,在脫稿講話的過程中,要想讓聽眾持續對你所說的內容感興趣,就要不斷的使用新鮮名詞,生動形象的向聽眾傳遞信息。講話者要想使自己的發言生動活潑,就要注意同一個名詞不能同時形容不同的事物,同樣的名詞也不能在一段講話中用的次數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