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指導人員告訴他的這些事實,並且認真思考了一段時間後,他終於充滿了自信,不但自己對這個主題非常感興趣,並開始覺得,自己的確是身負重責大任。

於是,他外出演講時,用那滿載信念的語言感染著人們,他將節儉的好處告訴大家,因為他想幫助他們。他不再隻是個陳述事實的演講者,他成了一名傳教士,努力想要使人們信奉節儉的信仰。

“全心全意地專注於工作。”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但我們知道,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它似乎有點含糊,有點籠統,而一般的學生都希望得到容易實行的方法,最好還能更具體一些的方法,比如像汽車駕駛手冊那樣,隻要做出和書上方法相同的動作即可。

很多人要求這樣,對他們來說,這樣會容易很多。

這種方法或規則不是沒有,隻是有些問題:它們沒有用。

它們隻會讓你的演講喪失你獨特的個人風格及趣味一一而這卻是演講者所追求的一種較高境界。要使演講富有個人風格及樂趣,隻有通過這裏所說的方法,即將身心完全地投入演講之中,從而將自己的個性融入其中。所以與“將身心完全地投入演講中”也就是演講的唯一原則:做自己,而不模仿他人。

我們都很羨慕有些演講家,他們把表演融入演講,輕鬆自在地表達自己,毫不造作地使用他個人最獨特的方式說出要對聽眾說的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羅斯·史密斯爵士和凱恩·史密斯爵土兩兄弟剛完成從倫敦到澳洲的首次飛行,獲得澳洲政府頒發的五萬元獎金。他們在大英帝國引起很大的轟動,英皇賜給他們爵位。

胡雷上尉是位知名的風景攝影家,和他們兩兄弟一塊兒飛過一段路程,拍攝了一些電影。因此他們做了一場以畫麵解說為主的旅遊演講。他們在倫敦的“愛樂廳”

每日演講兩場,早晚每人一次,呈現印有兩人足跡的半個世界,準備發表的內容幾乎是相同的兩場演講,可是聽起來卻不一樣。

除了演講詞句外,還有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表達詞句的特有個性——演講時的態度。說什麼和怎麼說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一次公開的演奏會上,當著名鋼琴家帕德列夫斯基彈奏蕭邦的一首馬祖卡舞曲時,一位年輕小姐也拿著曲譜在看。她感到很困惑:帕德列夫斯基的手指敲擊的音符,跟她彈奏同一舞曲時敲擊的完全一樣,然而她的表現很普通,而帕德列夫斯基的音樂卻很吸引人,琴音美得難以形容。她不知道其中的關鍵並不在於音符,而是彈奏的方式。帕德列夫斯基在彈奏時加入的感覺、藝術才能以及個性,構成了凡人與天才之間的差別。

同樣,俄國大畫家布魯洛夫修改了一個學生的作品後,學生驚奇地看著改變了的圖畫,大叫:“呀!你才動了那麼一小點,可是它整個都不一樣了!”布魯洛夫說:“藝術就開始於那一小點啊!”

演講與繪畫,與帕德列夫斯基的演奏都是一樣!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們的說話態度。英國國會裏有句老話,說一切聽憑演講的方式而定,而不根據事情而定。這是很久以前在英格蘭還是羅馬的殖民地時昆提加說的。

“所有的福特轎車都完全相同,”製造者這樣說,“但是,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每一個新生命,都是太陽底下的一件‘新鮮事’——之前沒有和他相同的東西,之後也絕不會有。年輕人應該培養這種觀念:應該尋求獨特的個性,讓自己與眾不同,並發展自己的價值。社會和學校可能企圖改造你,因為他們習慣把人們放入同一個模式,這樣才利於教育和規範,但你絕不能讓個性的獨特光芒消失,這是證明你生命重要性的唯一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