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眼界,開啟大思路(1 / 2)

在這個世界上,智慧的人為什麼會形成獨到的眼光呢?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一切皆來源於他們對事物縝密而深刻的思考。天下人、事、物各有自己的性情、特點、規律,聰明人就是能抓住它們各自的特征,因勢而行,不但能把握現在,還能預測未來。

北宋名將曹瑋有一次率軍與吐蕃軍隊作戰,初戰告勝,敵軍潰逃,曹瑋故意命令士兵驅趕著繳獲的一大群牛羊往回走,牛羊走得很慢,落在了大部隊後麵。

有人向曹瑋建議,“牛羊用處不大,又會影響行軍速度,不如將它們扔下,我們能安全、迅速趕回營地。”曹瑋不接受這一建議,也不作任何解釋,隻是不斷派人去偵察吐蕃軍隊的動靜,吐蕃軍隊狼狽逃竄了幾十裏,聽探子報告說,曹瑋舍不得扔下牛羊,致使部隊亂哄哄地不成隊形,便掉頭趕回來,準備襲擊曹瑋的部隊。

曹瑋得到這一情報,便讓隊伍走得更慢,到達一個有利地形時,便整頓人馬,列陣迎敵,當吐蕃軍隊趕到時,曹瑋派人傳話給對方統帥:“你們遠道趕來,一定很累吧,我們不想趁別人勞累時占便宜,請你讓兵馬好好休息,過一會兒再決戰。”吐蕃將士正苦於跑得太累,很樂意地接受了曹瑋的建議,等吐蕃軍隊歇了一會兒,曹瑋又派人對其統帥說,“現在你們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可以上陣打一仗啦!”於是雙方列隊開戰,隻一個回合,就把吐蕃軍隊打得大敗。這時曹瑋才告訴部下:“我扔下牛羊,吐蕃軍隊就不會殺回馬槍而消耗體力,這一去一來的,畢竟有百裏之遙啊!我如下令與遠道殺來的吐蕃軍隊立刻交戰,他們會挾奔襲而來的一股銳氣拚死一戰,雙方勝負難定;隻有讓他們在長途行軍疲勞後稍微休息,腿腳麻痹,銳氣盡失後再開戰,才能一舉將其消滅。”

孫武認為,帶兵打仗必須要懂得“五事”——道、天、地、將、法。隻有懂得了這五事,才能具備因事見性知情的能力,對事物發展作出正確獨特的眼光存在於人的智慧和天賦之中。明白了這個道理,你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有的人表麵看起來滿腹經綸而實際卻沒有什麼建樹,而有的人雖然學曆很淺,卻做出讓人驚歎的事業來。獨特的眼光有時比知識更重要。

果子熟了,就應該把它摘下來。孩子大了,就應該讓他獨立。圓周率已經精確到了幾十億位,個別有興趣的人可以讓他繼續去研究,數學界則沒有必要再把這作為一個什麼大事看待。因此,承認有高峰,承認一種事物的成熟不失為明智之舉。

據我國一位科學家回憶:1953年,我國某名牌大學新組建一個光學教研室。在討論研究方向時,不少人認為,光學領域的研究已經“極為成熟”,很難找到一個什麼新的研究方向。所以,討論也因此而不了了之。

光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近代以來又得到高速發展,從古代中國的墨子,古希臘、羅馬的希羅、托勒密,到中世紀阿拉伯的阿爾哈,從近代的牛頓到現代的愛因斯坦,從古代光學到幾何光學、波動光學、光譜學,從可見光到紅外線、紫外線,從透鏡、眼鏡到顯微鏡、望遠鏡、照相機、光譜儀,這個領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應用上,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到20世紀50年代,的確可以說是“極為成熟”。在現有成果基礎上繼續拓展,當然還有很大的餘地,但顯然是有限的,就像今天的眼鏡同幾百年前的眼鏡相比一樣,不能說沒有進步,但也不能說有很大的進步。

然而,就在人們普遍認為光學領域難以有大的突破後時,激光技術出現了,並迅速地被應用到醫療、軍工、科研等領域,這樣,古老的光學領域頓時一片光明,大放異彩。其後,電子技術、數字技術、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應用,又使光學領域不斷地出現新的奇跡,小到原子的內部結構,大至星係,都確切地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之中。今天,光學領域仍孕育著新的突破。

2001年9月2日《文摘報》的一則消息說,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被稱為海尾蛇的動物,五條長長的手臂上都遍布著“眼睛”,全身就是一隻巨大的複眼。科學家正在對這種精巧得令人嫉妒的構造進行研究,希望模仿它製造微巧透鏡,用在未來的光學計算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