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事前謀劃,成就不凡(1 / 2)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預先、事先,指事前做好謀劃或準備;立:成就、成功;廢:敗壞、失敗。凡事預於先,謀於前,做足準備,往往能占據主動,確保事情的成功。否則,事發突然,往往讓人手忙腳亂、窮於應付,甚至連可以避免的失誤都避免不了,處處陷於被動之中。

衝動是人的一種情緒反應,理性控製薄弱的心理現象。它往往與魯莽是如影隨形的,其特點是遇事不夠冷靜,聽不進別人的話,易動肝火,急於表態,輕易決策,不計後果。其實,當某種既發的事情已經形成,而促使你憂憤、傷心時,需要的是更多的冷靜,而不是衝動。因為隻有接受現實、冷靜分析、認真的謀劃,進而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措施。

三國蜀主劉備,聽說義弟關羽被東吳殺害,悲憤交加,發誓要為關羽報仇,他要起兵伐吳,此時,他完全被自己悲傷和衝動的心態所控製。

三國鼎立,從大局來看,魏國強大,蜀吳弱小,隻有連吳抗魏,才能長治久安。

趙雲勸劉備說:“現在的國賊是曹魏,並不是孫權,曹操雖然死了,但曹丕卻篡漢自立為帝,陛下你不應該討伐東吳,倘若一旦與東吳開戰,戰爭就不可能立刻停止,別的計劃就不能實施,望陛下明察。”

趙雲的這番話頗有道理,確實是審時度勢之言,然而,劉備卻對趙雲說:“孫吳殺害了我的義弟,還有其他忠良之士,這是切齒之恨,隻有食其肉而滅其族,才能夠消除我心中的仇恨。”

趙雲又勸說:“曹魏篡漢是大仇,兄弟之間的仇恨,是私恨。希望陛下以天下為重。”

劉備已完全失去了理智,完全失去了審時度勢的能力,道:“我不為義弟報仇,縱然有萬裏江山,又有什麼意思呢?”

結果大家都知道,衝動不僅讓劉備嚐到了致命的失敗滋味,而且,還因此一病不起。

一個人有七情六欲是完全正常的,這也是人之為人的特征。然而,劉備卻忘了“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這副克服衝動的最佳良藥,對複雜多變的形勢做出錯誤的分析和判斷,使事情被帶入更複雜、更被動的情境之中。

做人要多思考,思考些什麼?思考發生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導致問題的誘因是什麼。隻有當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都找到後,才能考慮解決的方法。問題的發生是很多原因導致的,其背景是複雜的,單憑直覺很難得出正確結論,況且還有被人製造假象,提供虛假線索的可能,一不小心就有誤入歧途的危險。所以,思維必須要精細縝密。

思考以後,在解決問題的方案上,還要再考慮,這就是“謀定而後動”的道理。謀就是計劃、方略,是解決問題的方針和策略。隻有行動方針確定了,才能采取行動。這種行動方針是經過思考的,而不是那種衝動型行動。

曹操平定了青州黃巾軍後,聲勢大振,有了一塊穩定的根據地,於是他派人去接自己的父親曹嵩。曹嵩帶著一家老小四十餘人途經徐州時,徐州太守陶謙出於一片好心,同時也想借此交好曹操,便親自出境迎接曹嵩一家,並連續兩日大設宴席熱情招待。一般來說,事情辦到這種地步就比較到位了,但陶謙還嫌不夠,他還要派兵五百護送。這樣一來,好心卻辦了壞事。護送的這批人原本是黃巾餘黨,他們隻是勉強歸順了陶謙,他們看見曹家裝載財寶的車輛無數,便起了歹心,半夜殺了曹嵩一家,搶光了所有財產跑掉了。曹操聽說之後,雖然咬牙切齒道:“陶謙放縱士兵殺死我父親,此仇不共戴天!”但他並不是一時衝動,因為他雖然有殺陶謙之心,而更有圖徐州之意。

當曹操率軍準備攻打徐州報仇雪恨之時,呂布率兵攻破了兗州,占領了濮陽,威脅到了曹操的後方。如果曹操被複仇的心態所左右,那麼,他一定看不出事情的發展趨勢,也察覺不出情況的危急,就如同劉備伐吳一樣。但曹操畢竟是曹操,他是一個十分冷靜沉著的人,也是一個非常會控製自己心態的人。正因為如此,他立刻便分析出了情況的嚴重性,於是,曹操便放棄了複仇的計劃,拔寨退兵,去收複兗州了。

將曹操的遭遇與劉備的情況進行比較,不難看出,劉備僅死了一個義弟關羽,曹操卻死了一家老小四十餘人,曹操的恨應該更大更強烈。然而,曹操卻作出了正確的決定。與曹操截然相反,劉備伐吳的計劃完全建立在複仇心態之上,因此,其失敗是注定的。從某種角度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個人是能夠成為雲中龍還是草中蟲,是大龍還是小龍,不僅僅是看他有無誌氣,還要看他在事處關鍵時,是否擁有冷靜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