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異獸大全(2 / 3)

三兒是嘲風:是隻獸形龍,樣子有點像狗,它善於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據說可以威攝妖魔、消滅災禍。

第四兒是蒲牢: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鐘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故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鐘格外響亮。

第五兒是狻猊:形似獅子。是外來品,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上,讓它為佛門護法。

第六兒是霸下:又名贔屭,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兒是狴犴:又名憲章,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迴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

第八兒是負屭:因它喜愛文學,故多安在石碑的兩則。

麼子是螭吻:又名?#124;尾,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更新異草:

洞冥草

一種植物。會發光,折下枝條可以用來當火把。可以照見鬼物。可服食,常食之身體亦會發光。

《洞冥記》有載。

更新異獸:

酸與

鳥類。形狀象蛇,四翼六眼三足。自呼其名。現之則該地有恐慌。

《山海經(北次三經)》有載。

帝江

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沌無麵目,識歌舞。(就是一帶了點零碎的肉團。有說是古神,竊覺不似。)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此物算有些名氣,在不少遊戲中露過麵。

更新佚事:

辟瘧鏡

嚐有陳姓人家,有祖傳古鏡一麵,直徑大約**寸。凡是患瘧疾的人,用它照自己,必然看到自己背上有一模模糊糊,麵目不清的東西附著。此物一被照到,立刻象受驚一般,突然消失,病就好了。猜測此物為瘧鬼,羞於見己,故遁。世間稱此為寶。

後來有兄弟分家,將此鏡一分為二,再照瘧疾,不複見鬼。(可惜了這麵寶鏡)

《庚己編》有載。

更新異草:

玉紅草

應該是玉紅色的一種植物。據說食它的果實會醉三百年,然後再醒來。(建議埃及法老使用,比製作木乃伊好的多了。冷凍睡眠也比不上它啊。)

《屍子》有載。

小常識:

龍的分類

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璃龍。

《廣雅》有載。

(這東西解釋很多,我選其一列之)

甲類,生於山溪中。長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氣射人影,所中之出發瘡,不及時醫治則死。

《博物誌(異蟲)》有載。

更新異草:

如何

大樹。三百年一開花,三百年一結果。花色朱,果實正黃色。高五十丈,葉長一丈,寬二尺多。果實有核,形狀象棗子,長五尺,寬也差不多。用金刀切則味酸,用蘆刀切則味苦。食之則有地仙之能,不畏水火,不畏白刃。(前段感覺有點象王母娘娘的蟠桃 )

《神異經(南荒經)》有載。

更新異獸:

畢方

木精(?)。如鳥,青色,赤腳,一足(有說兩足一翼),不食五穀。見則邑有訛火(有說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為黃帝衛車之神鳥(有說為致火之妖物,俗稱火鴉)。

《山海經》、《神異經》、《淮南子》...俱有載。

更新佚事:

彭侯

吳朝建安太守派人砍大樟樹,沒砍幾斧,突然有血出。樹斷,有一人麵狗身(有說無尾)的東西跳出。太守說此為彭侯,殺了烹食,味道象狗。(和同是木精的青牛比運氣差多了。)

《搜神記》有載。

更新異獸:

多即

形狀象西方的狼狗。紅嘴紅眼白尾,一出現該地就有火災。

《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小常識:

白鹿

瑞獸,常與仙人為伍。鹿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

《太平禦覽》有載。

龍芻

草名。馬食之,一日千裏。古語雲:‘一株龍芻,化為龍駒。’穆天子嚐以此養八駿。有說為龍的口水所化。

《訴異記》有載。

重明鳥:堯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國。獻重明之鳥……能捕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拾遺記》

獨角羊:觟至①都,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都(有嫌疑的人),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論衡》

①因為那個字打不出,所以有同音字代替

(蟲為)

川水之精。一頭兩身,類蛇,長八尺,呼其名,可取魚鱉。

《管子(水地)》有載。

藥獸

神農時,白民進藥獸。人有患病就用白民所傳的不明語言告之。獸就到野外銜草回,以此草服之,病就痊愈。有說黃帝叫風後整理其資料,傳後世。(神農呢?)

《芸窗私誌》有載。

更新古神:

計蒙

人身而龍首,經常出現在有水之處,伴隨其必有狂風暴雨。(與後世傳說中的龍王很像,應為其原型)

《山海經(中次八經)》有載。

神農

有說即炎帝。人身牛首。其貢獻之一就是開發農耕。嚐有丹雀銜九穗禾,其拾落地者植,食者老而不死。另其為醫藥之祖。《搜神記》言其用赤色神鞭鞭百草,了解百草習性,從而利用它們。

《淮南子》則說他天生玲瓏玉體,可看見自己的五髒六腑,見毒解毒。傳說是用茶,但一次嚐斷腸草,還沒來得及喝茶解毒已毒發致死。

一般以後者流傳較廣。

更新異獸:

海蜘蛛

生於海島中。如車輪般大,身具五色,吐絲亦粗,虎豹觸之亦不得脫,其斃而食之。(應該就是巨型蜘蛛,但其能斃虎豹亦為奇事,且生於海島?)

《香祖筆記》有載。

麒麟

麒為公,麟為母。麋身牛尾一角。不履生蟲,不折生草。雖然很強卻不為害,謂之仁獸。祥瑞之物。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說文》、《禮記(禮運)》有載。

白鵺

單張之山,其上無草木.......有鳥焉,其狀如雉,而文首、白翼、黃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X戰記中,桃生小鳥的母親\"沙鵺\"成被誤譯為(沙夜鳥),就是塔羅牌中的\"Fool\"

虎鷹

飛鳥。身大如牛,翼廣二丈餘,能捉捕虎豹。

《墨客揮犀》有載。

更新異物:

照海鏡

圓形,圍長二尺餘,外圈紺色,似玉非玉;中間為一白石突起,透底空明,似晶非晶。可在百裏之外照見怪魚及一切礁石,以利回避。

《續子不語》有載。

更新佚事:

龜寶

希世之靈物。嚐有海客得一如嬰兒拳大小之琉璃瓶,內有一寸長之小龜,在不停轉動,但瓶口極小,不知如何進去的(這個可以作到,並不稀奇)。但立刻為眾龜所圍,不得脫,隻得棄之,龜群方散。有識者稱其名龜寶,福薄之人遇而不可得;如得而藏於家,則必得寶藏。(估計如同聚寶盆之類,或可令龜銜寶來聚之類)

《虛穀閑抄》有載。

東海夔(KUI)牛

東海中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離海岸約七千裏。山上有一種獸,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沒有長角,隻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鼓槌,鼓聲響徹五百裏之外,震懾敵兵,威服天下。

更新異獸:

蠻蠻

鳥。形狀象野鴨,隻有一隻翅膀,一隻眼睛,要兩隻鳥合起來才能飛翔。它一出現天下就發大水。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更新古神:

強良

嘴裏銜蛇,手中握蛇。虎頭人身,四蹄足,長手肘。(就樣子來言應可稱之為人頭虎(比西方的人頭馬強?),可能喜歡以蛇為食)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載。

更新:

玉桃

光明洞徹而堅熒,須以玉井水洗方可變軟食之。服之可長生不死。(後世生出許多變化,如‘王母桃’、‘仙桃’、‘蟠桃’等。)

《訴異記》、《神農經》有載。

更新異獸:

謝豹

為杜鵑之別名。但有一蟲亦名之。此蟲圓如球,類蝦蟆。見人就以前足遮頭,象害羞一樣。能鑽地,速度很快。但有時在地上聽到杜鵑的叫聲就腦裂而死。(可能以此得名)

《蟲經》有載。

更新異地: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鏡。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該泉和天地同,永無幹涸之時。有說飲此酒者,與天地同壽。

《神異經》有載。

更新異獸:

九尾狐

最早見於《山海經(南山經)》,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食人。吃之不蠱。但其後被賦予象征子孫繁息之意,成為瑞獸,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並立與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終受小說及民間傳說所累,又變回了高等妖獸。(妲己......)

更新古神:

浮遊

共工的臣子。據說戰敗後自己投水而亡(應該是死後為神)。其狀如赤熊,經常帶來不祥。在廳堂上見到則稱霸天下的人死,廳堂之下見到則平民受到驚駭;在門附近見到則近臣有憂,在庭園裏見到則沒什麼大礙。

晉平公嚐夜夢其窺屏,乃病。子產言其窺屏隻病而無傷。因其為顓頊所敗,又為共工之臣,故祭顓頊共工可愈。

《古文瑣語》有載。

異草更新

蔓金苔

晉朝時,有鄰國向宮中敬獻一種叫做蔓金苔的苔類植物。其色如金,宛若無數隻熒火蟲聚在一起,體態有如雞蛋一般。若將它投入水中,則蔓延於水波之上,所發出的光亮閃爍奪目。因此,也有人稱“夜明苔”。

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

更新異草:

藤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綠,午黃,暮青,夜赤,五色變幻。

《異苑》有載。

更新異獸:

肥遺

如蛇。六足四翼,見則天下大旱。

《山海經》有載。

三足鱉,尾有分支。食之無蠱疾。(傳說為鰩死後所化。)

《山海經(中次十一經)》有載。

更新異物:

風狸杖

這個東東本應該和風生獸一塊發的。有得之者,禽獸隨指而斃;有所欲者,指之如意。

《嶺南異物誌》有載。

小常識

華蓋

黃帝與蚩尤戰時,常有五色雲氣,金枝玉葉,停在其頭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稱為華蓋。(後世之帝以己為天之子,故......)

《古今注》有載。

更新異鳥:

瑲(其實是\" 王倉\")琅

好像是山海經裏說得,除鳳凰之外的又一個神鳥, 叫聲如犬吠,飛起有火光,銜靈芝為巢,下蛋四方(是指形狀哦, 這鳥下蛋時候也不怕割屁股).

更新異草:

蛇銜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隻傷蛇在邊上。另一隻蛇銜一草覆於傷處,隔日傷蛇愈。後用其草治瘡,皆靈。此草本無名,以其事而得名。

《異苑》有載。

更新異獸:

天雞(有多解,取其一)

北海大鳥,其高千裏,左足在海北邊,右足在海南邊。其毛蒼,其嘴赤,其腳黑,以鯨魚(這是神話中的鯨魚,和現實中相類,但更誇張)為食。震動翅膀飛翔時,聲音如雷如風,震動天地。(中國神話中這種巨獸超多,亦是一大特色)

《神異經》有載。

更新異獸:

雨工

柳毅曾經看到一個婦人在牧羊,問之。婦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問:何謂雨工。答:雷霆之類也。(造此解釋應為雷屬性的異獸,類羊。不過神話中雷神和雷獸大多為有人形特征,最不濟也象隻猴。此應為異數)

PS:那婦人不會是電母吧。

《異聞集》有載。

更新異草:

懷夢草

似蒲,色紅,白天縮在地裏,夜晚才露出地麵。懷著它的葉子可以知道夢的吉凶,立刻靈驗。

但有佚事:漢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東方朔(此人超強)獻此草,帝懷子,夜果夢之。(好象心理探測......)

《洞冥記》有載。

更新異人:

鬼穀子

有說晉平公時人,隱居鬼穀,以此為號。弟子百餘人,獨蘇秦、張儀好縱橫之術。在人間數百年,後不知所終。

亦有稱其為古之真仙。姓王,自軒轅之代,曆於商周。自周末定居鬼穀授徒,曾以一履變化為犬,為蘇、張引路。

(還有種說法稱其為蘇秦掩飾自己,所作之化名,以之作《鬼穀子》一書)

《太平廣記》、《錄異記》有載。

更新佚事:

養神芝

秦皇時,旺死者眾。有鳥銜草覆於死人麵,立刻複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給鬼穀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瓊田中,葉如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

更新異人:

東方朔

平原厭次人,在吳中教了幾十年書。漢武帝時上書,拜為郎。當時的人有人認為他是聖人,有人認為他不過是個小醜。他說的話或深或淺,無人能捉摸到其本意。後棄官而去。《漢書》稱其為‘滑稽之雄’(精辟!)。就傳說來看,此人博學多才,能和仙班交往,本身能力顯現不多。(絕對大智若愚)。

《列仙傳》有載。

更新佚事:

東方朔未死時,曾經和同住的人說:天下沒有人知我本來麵目,除了大王公外。他死後,武帝聽到這傳言,召大王公問之。大王公說:我不知啊。帝問:你擅長什麼?回道:觀星。帝又問:星位正常嗎?回:其他都正常,隻有歲星不見了十八年,剛剛重新出現。武帝仰天長歎:朔在我身邊十八年,我竟不知他是歲星之精。慘然不樂。(注:歲星即木星)

更新古神:

刑天

原來是炎帝的臣子,好象是個文臣(至少不是帶兵的)。炎帝為黃帝所敗,刑天不服,繼續作戰。帝砍掉其頭,埋於常羊山(炎帝誕生地)下。沒了頭的刑天,就以自己的**作眼睛,肚臍作嘴巴,左手持盾,右手拿斧,揮舞不息,繼續戰鬥。(猛士!)

《山海經(海內西經)》有載。

小常識:

五帝

東方為太皡,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

《楚辭》、《周禮》俱有載。

天帝一般是指黃帝,但也有時指炎帝或堯。

很多古代資料或傳記中提到了各種神獸,特別是山海經這類奇誌。看見前麵已經有為朋友貼出來了,可是內容大致是介紹出處,對於解釋比較少,今天我就稍微再補充一下.

禺號:東海海神,人麵鳥身,耳掛兩條黃蛇,足踏兩條黃蛇。

禺京:禺號的兒子,人麵鳥身,耳掛兩條青蛇,足踏兩條紅蛇。風神兼北海海神。

魃 :熱神,身著青衣,頭戴青帕,麵容冷漠。圖片的樣子象老猴子。性別是女的。

祝融:火神,獸身人麵,駕兩條火龍。

共工:水神,蛇身人麵紅發,駕黑龍。乃祝融玄孫。

後土:土神。

噎鳴:時間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鳥麵人身,駕兩條龍。

神荼,鬱壘:冥府之神,居東海桃都山。

不廷胡餘:南海海神。

燭陰:鍾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領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齒,亂發蓬鬆的頭上精心地別著一支玉勝。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麵馬身,背長雙翅,通體虎紋。

陸吾:昆侖山神,人麵虎身九尾。

開明獸:昆侖山神,身如巨虎,九頭,每個頭都有一張人麵。

離朱:昆侖山護樹神。眼睛最明亮。

長乘:贏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腳四翼無頭。

瑤水:型如牛,八足馬尾,兩個腦袋,喊叫地聲音象鳴號筒,他在哪裏出現,哪裏就會有戰亂。

白澤神獸:將天地間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精怪奇物描述出來的神獸。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頭生堅角,耳旁毛發直豎如劍 ,以沙石金錢為食。

魑魅:人麵獸身四腳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兒聲迷人。

神輝:人麵獸身,獨腳單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聲迷人。

魍魎:象三歲小娃娃,通身黑裏透紅,長耳紅眼,長了一頭烏黑的長發,能用呀呀學語的童聲迷人。

風伯飛廉:鹿身雀首,頭生尖角,通身豹紋,尾如黃蛇。

雨師屏翳:形如七寸細蠶,背生鱗翅。

夔牛:牛形無角,灰身一足,進出海水,必定有大風雨伴隨,雙目如日月般明亮,吼聲如打雷震驚天地。

雷獸:龍身人頭,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遺:六腳四翅的蛇,當人們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時候,地上就會發生可怕的旱災。

柃柃:牛形虎斑紋,鳴聲似人呻吟,它一出現就會發生大水災。

蜚 :牛形白腦袋,一隻眼,尾似蛇,它經過水水幹枯,經過草草枯萎。它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瘟疫。

畢方鳥:象鶴,青身白嘴,紅斑紋,一隻腳,它出現在哪,哪就會發生怪火。

酸與鳥:象蛇,四翅六眼,三隻腳,見到它的地方就會鬧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鳥:人臉長發,棲息在哪,哪裏就會有亡國之災,吃人的怪獸。

諸懷:四角,象牛大耳,嘴形狀怪。

麅鶚:象長腿大狗,眼長在前腳後麵。

窮奇:牛形紅身,人麵馬腳,叫似嬰兒啼哭的怪物。(跟黃帝有血緣關係)

浮遊:人麵獸身有翼,身披紅毛,常浮遊水上,善興風作浪。

相柳:九頭怪物,天界第四次大戰結束後與共工不知所蹤。

騰蛇:

鑿齒:人身獸首,口生六尺長的鑿刀般的利齒的怪物。

修蛇:又名巴蛇,身長百丈,黑身青首,一口可以吞下一頭大象。

強良:嘴裏銜著蛇,手裏握著蛇,人身虎頭,有很長的手。

日猋:長居地心烈岩,暴躁凶狠,渾身如烈日煞白,足跡到處,裂地焦土。群火中凶芒。

魍狐:狡猾*詐,占有欲強,黃色昧火能僵化所有生命。代表群火中之惑昧。

尚饗:貪嘴暴食,可吞天地,口噴腐蝕性的紫光,可溶解堅礦金鑒。代表群火之貪芒。

螟蛟:憤世嫉俗,凶性爆發青色烈火,蒸雲化霧,損害天地幹旱連年。代表群火之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