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哈佛大學,流傳這樣一個故事: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場大火燒毀了哈佛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古書絕版被毀於一旦,讓人痛心疾首。幸運的是,在著火的前一天,有一本名為《基督教針對魔鬼、俗世與肉欲的戰爭》的書碰巧被一名學生違規帶出圖書館,躲過了這場劫難。
這名普通學生被這場突發的火災推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在這之前,他違反圖書館規則,悄悄把這本書帶出館外,準備在閱讀完後再歸還。突然之間,這本書就成為哈佛大學捐贈圖書中的惟一珍本。怎麼辦?是神鬼不知地據為己有,還是光明坦蕩地承認錯誤?他必須在二者之間做出選擇。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這名學生還是選擇了將書還給學校。他敲開了霍裏厄克校長的房間,說明理由後,鄭重地將書還給學校。校長收下書表示感謝,對學生的勇氣和誠實予以褒獎,然後又把他開除出校。校長的舉動令人吃驚,但他對此的解釋是:讓校規看守哈佛,比用其他東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有一條這樣的校訓:每個學員不撒謊,不欺騙,不盜竊,也決不容忍其他人這樣做。
西點軍校以嚴格著稱,學員在校期間,一切都在學校的管束之內。每個學員都會要求學習和遵守各類條令、條例和命令、規定,這些規定多達十幾本甚至幾十本。
學員一旦入學,就會領到一本《學員隊章程》。其中對於內務、作息時間乃至走劃定的直線、拐直角、開飯時眼睛不準投視餐桌以外的地方、回答高年級生的提問要立正等細節,都有明確規定。
遵守規則是一個人的品德,即使在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我們也應自覺遵守規則。
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築師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兒時的故事:
這個建築師從小就特別喜歡釣魚,一有機會就到附近的湖邊去釣魚。
11歲那年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樣,跟父親在傍晚時去垂釣。當魚竿彎折成弧形時,他知道一定是有大魚上鉤了。他父親在一旁以欣賞的目光看著兒子戲弄那條魚。
終於,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條魚拖出水麵。那是一條鱸魚,真夠大的。他開心極了,還從來沒有釣到過這麼大的魚。他把臉轉向他的父親,期待得到更多的讚賞。
父親看看手表,是晚上11點半,離政府規定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半小時。
"兒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他說。
"為什麼?"兒子很不情願地大嚷起來。
"現在不是釣鱸魚的時候,還差半小時呢。"父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