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月光之後再無月光(2 / 2)

印度籍的泰戈爾教授繼承了亞洲人隱忍謹慎的性格特征,平日裏話都是溫文爾雅的,尤其對待霍華德這類超級大佬更是從來禮讓為先,哪怕是不久之前霍華德想要挖角亨利,他也隻是很聲的表示不可以,可是這時候,泰戈爾已經完全投入到這首《月光》之中,渾然忘卻了自己平日裏的謹慎微,一不心就對霍華德連續爆了三個粗口。

霍華德同樣完全沒意識到自己被這家夥給罵了,他一直搖頭:“你不懂,你一點都不懂。”

他忽然又激動起來:“不行,這家夥不能跟著施耐德那頭蠢豬……他的演奏如此特別,富有靈性,應該是我的弟子才對啊!我得把他搶過來!”

泰戈爾這時候倒是清醒過來,頓時有些後怕,他悄悄的往後縮了縮身體,跟霍華德拉開了距離。

好吧,奪人弟子如當麵打臉,柯蒂斯音樂學院永遠針鋒相對的兩位超級大佬,樂理第一人施耐德,和演奏第一人霍華德,莫非這次又要幹起來了?

白君文的表演結束了,大禮堂裏這次並沒有喧鬧,反而安靜得嚇人,除了一眾大佬臉色嚴肅得像是正在見證一場殺人案之外,下麵的學生們,也有很多微微張著嘴巴保持著有些呆滯的狀況,至於亨利,他已經接受現實了,正用看怪物一樣的眼神看著自己的新同學。

事實上,這首貝多芬的《月光》如果在鬧市街區放出來,或許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多少感覺,也唯有柯蒂斯這種頂級學府,幾乎所有學員和老師都有極高的音樂素養,聽完之後才會震撼到全場鴉雀無聲的地步。

短暫的沉默之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克裏斯蒂安的身上。

剛才就是院長大人肯定了白君文的改編能力,這一次,院長大人怎麼?繼續肯定白君文的原創能力或者是命題作文能力?

這一刻很多人都在潛意識裏期待著校長點不一樣的結論,比如“這首曲子是抄襲”,或者“這根本就是十八世紀某某音樂巨匠的偉大創作,最近剛剛被發掘出來”之類的,這並不是人類的陰暗麵或者劣根性,而是他們覺得這一幕太違和,於是本能的抵觸,不願意接受現實。

然而克裏斯蒂安粉碎了他們的期望,這位患有一定程度偏頭痛的院長大人直接站了起來,走上台去,還帶著些不滿的故意把自己的老鄉施耐德往旁邊擠了一下,才用力握住白君文的手,微微一鞠躬,鄭重的道:“白君文先生,歡迎來到柯蒂斯!”

白君文的臉漲得通紅,忙不迭的鞠躬回禮,他縱然知道《月光》有多牛逼,卻也沒預料到這位德國老頭會忽然跑上來搞這一出,如果是在華夏的話,大概自己就算彈出《悲愴》來,他們也會先端著架子把儀式做到位吧,隻能,東西方的處事風格的確不太一樣。

許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院長大人尊稱白君文為先生,與自己同輩,而不是像之前對待亨利或者蘇黎一樣,直接稱呼同學。

這其中的含義相當明顯:作曲關乎樂理,而這位白君文同學的樂理能力和創作能力,連院長都隻敢與他平輩相稱。

“嘿,克裏斯蒂安,你還有什麼好的?”施耐德並不計較老鄉剛才擠自己的動作,他笑得鼻子都歪了:“怎麼樣,這位白先生值不值得讓你破一次例?”

克裏斯蒂安一臉無奈的攤了攤手,可眼裏卻寫滿了笑意,作為學院樂理第二號人物,他其實最欣賞的就是會作曲的人,畢竟,作曲這種在音樂圈裏被譽為最高大上的事情,永遠都是和“樂理”掛鉤的。在音樂圈的鄙視鏈中,樂理也永遠都是排在最頂上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白君文已經成了院長大人的“同道中人”。

院長大人已經決定了,就算白君文是施耐德的弟子,自己也一定要厚著臉皮去給對方上幾堂課。

“嘿,老大!”下麵有學生起哄:“點評一下啊,咱們都等著聽呢。”

“對啊對啊,”連貴賓席上也有人喊了起來:“院長大人吧,我們也想聽呢。”

克裏斯蒂安停住了腳步,他麵向台下的所有人,微微皺眉,沉吟了幾秒鍾,了一句話:“今日之後,再無《月光》啊!”

這正是幾分鍾前許多人腦海中都已經跳出來的那一句話。

刹那間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