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王陵神道(2 / 2)

我看了看王溝手上的泥土,確實是幹硬成塊。所謂的夯土,就是用濕泥堆積,然後用比較重的東西打緊密。這樣等泥土幹透後,就變成了硬硬的一塊。以前的泥土瓦房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做泥牆的。經過這幾天王溝和徐庶的古墓知識培訓,我多少理解一些。大型古墓建築,有好幾層的填料。有的是加了木炭,吸潮。有的加了細沙巨石。巨石細沙都是防盜。而把泥土夯實,能夠讓古墓更加的堅硬難以發掘。

“不,夯土層不是會在地表之外。而是在封土之下。這裏,可能是以前一條大路。就像是我們以前的土路。人走的多了,地麵就會變硬。不會長草。不過經過這麼多年,雨水侵潤,還是長了,不過你們看。這裏一直往前的雜草,好像比旁邊的雜草矮了許多和稀少許多。估計也是這個原因!”王溝指著前方說道。

我們往前看去,果然跟王溝說的一樣,要是不經王溝提醒,還真的看不出來,這裏和兩邊有什麼區別。這麼一看。瑪利亞馬上就說道:“難道,這是一條古代的道路。可是這裏看起來,並沒有倒塌的房屋遺跡。這道路又是通往哪裏的呢?”

“嗬嗬,如果沒有猜錯。這可能是神道!”王溝笑了笑說道,“不信,我們繼續往前走!”

所謂神道,就是古代帝王陵墓裏,通往帝王地宮和寢殿的道路。而神道的左右,往往會載重樹木花草。還有堆放石刻。樹木是有,但是花草估計已經改雜草占領,並不見什麼。不過走了不遠。瑪利亞興奮的說道:“你們看,這裏有兩尊巨大的石刻!”

當然,這石刻我們也看到了。不過石刻上都布滿了苔蘚。兩尊石刻的身上,有泥土的地方,竟然還長了一些雜草。而且地上比較高的雜草掩蓋了石刻的下半身。在懸崖上,還真的看不太清楚。不過現在近在眼前了,我們可以大概看的出這尊石刻的模樣。這石刻是兩尊武士像。身穿盔甲。手中劍放在身前,兩手放在劍柄之上。

胖老板用樹枝把這兩尊武士像上麵的苔蘚和雜草給弄去。我們更看的清楚。徐庶看了看說道:“嗬嗬,這條道路應該就是神道。一直往前走,應該就可以到達寢殿了。而寢殿下麵的地宮。一般來說,就是安放皇帝金棺的地方。看這兩個武師的盔甲和盔帽,很像是殷商時期的鎧甲!”

“哦,殷商的鎧甲有什麼特點?”我有些好奇的問道。

“嗬嗬,其實殷商時期的鎧甲,一般都是皮甲和布甲,十分的簡單。防禦力不強,不過有總比沒有的強。你們看這兩個武士雕刻的,胸前的甲片不突出,絕對不是銅甲。所以這是兩個武士,不是將軍。將軍的一般有銅甲穿。不過也是護住重要的部位有銅甲片而已。再看這帽子上的饕餮紋,這是商朝的饕餮紋青銅胄。其他朝代不流行饕餮紋。應該不會錯!”徐庶笑了笑解釋說道。

我們繼續往前走,在神道兩邊陸續發現了其他的石雕,這些石雕都十分高大。每一尊都有三米多高左右。不過有些倒塌在地上,有的則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已經是斷裂成兩半。隻剩下半個身體。看到這麼多石刻。胖老板感歎的說道:“嗬嗬,怪不得阿爹他們把這裏叫做巨石林了。這裏這麼多石刻,不知道的情況下,絕對會給這裏取這麼一個名字的!”

“不過,這裏如果是王陵,這個天坑一樣的地方,估計神道也不會太長!我們快走,到盡頭看看!”王溝興奮的說道。

眼看我們的目的地就要到了,大家當然是興奮。趕緊走快了一些。

“你們看,前麵好像有一個平台!”走了不多遠,瑪利亞指著前麵一個大型的凸起圓形平台說道。

“這裏怎麼會有一個圓形的平台?難道,傳說中的寢殿就建在這平台之上?”我吃驚看了大家一眼說道。大家也都有些疑惑。趕緊上了平台。這平台不高,隻有一米五左右,我們爬了上去一看。頓時又是吃驚起來。

“你們看,這好像是這天坑的中心。”王溝看了看四周說道。我看看四周,隻見這個平台就好像是一塊圓餅。就在這圓形的天坑中間大概有五十多米的直徑。而更奇怪的是,這圓台的四周,雖然有雜草掩蓋,不過看的出來,除了我們過來時的神道,還有另外三條道路。四條道路呈十字穿過圓台,往天坑四個方向輻射。直通四個方向的懸崖邊。而圓台上雜草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