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第四的則是“詩”藝。
詩藝一道,進展比較慢,要到第三重的黃焰境時,才能略微有些小用,比如寫一些描繪夏日、爐火的詩,便能讓人感覺到溫暖,寫些秋風冬雪,又能讓人感覺到微涼。
可越到後期,詩藝之力便越大,直接可以化為種種火術。而且更厲害的是——詩與文通,也就是說,詩本身與文的性質相同,也可以大量吸納天地神火!
如此一來,便是吸納火力與攻防殺伐自成一體,自給自足,如何不令人神往?
隻可惜,詩藝之一道,卻不似前三藝那麼容易。前三藝中,隻要肯努力,終能達到一定高度,可詩藝不同,即要有天生才華,又要有創作時的一念靈感,否則再努力也是枉然。
所以,這極為強大的一藝,修煉者數量卻要屈居第四。
至於其他幾藝,則沒人再細數修煉者數量了。
“樂”藝成時,可自吸天地神火,以樂影響他人心境,更可召喚“樂兵”為樂師作戰。隻是對才華有極高要求,練成後實力也並不算高,而且從無人可在此藝上達到最高的“無色天火”境。
“畫”藝與詩藝近,同樣是可以自吸天地神火,演化為火術攻殺,但對才華的要求比詩藝更高,而且不僅需要才華,還需要反複磨煉技巧,極是難成。
“工”藝則比較特殊。
世間最強大的不是火師,而是火器。火器何來?便是掌握工藝者們鑄造而成。習工藝者到了高階,能大量吸納天地神火,憑腦海一念,創造出種種世間絕無僅有之物,是全天下都重視的人才,凡達高階者,無不是各國地位超然的大人物。
但,此藝習者雖眾,成者卻是寥寥。
“歌”藝極為了得,達第一重的紅焰境時,便可吸納天地神火,實是最見成效的技藝。但歌者吸納的火力,隻有到了高階時才能加持於他人或其火器之上,低階時吸納的火力,卻也隻能置於專用來儲存神火的“神火錦囊”中,用以與他人交易。
練到最高階時,倒可影響他人情感,但相比其他技藝,仍是太弱,而且與“樂”一樣,自古無人可練至最高的無色天火境。
而且歌藝極難修成,唱得好容易,可若想成大才,必能自創歌曲,修煉起來不亞於修詩與文,但前提還是必須有好嗓子、好樂感,又要會表演……
極難,極難。
九藝中,修煉者最少的,則是“數”。
天地萬物莫不關乎於數,而掌握工藝者若想造出真正強大的火器,必須有精通於“數”者,幫他們進行精密的計算,因此,“數”者的地位,在諸國均是極高。
但修煉數藝一道,雖一直直接使用天地神火之力,不費本身半點力量,但就算練到最高的無色天火境,也是既不能吸納天地神火,也不能令自身超出於常人,而且極為艱深難成,習練者往往廢寢忘食沉迷數字之中,被人當成瘋子傻子,所以除非天生對數字感興趣,否則極少有人願意練這一藝。
而正因修煉者少,成者更少,而世間工者卻都需要數者幫助,所以,若真修成,地位便是高絕無雙。
常樂雖然有這一世的修煉記憶,但在山村私塾中學的那點東西,淺得要命,完全上不了台麵,這時聽沙原這麼一講,才恍然大悟,對九藝更為了解。
“常兄哪方麵比較擅長呢?”沙原問。
“這個……”常樂仔細地想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