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詩者神魂來(1 / 3)

一千多年前,有僧人拜訪友人不遇,有所感歎,便於月夜之下寫成一詩。

第二日返家之時,他坐於驢背,反複思量昨夜詩篇,隻覺其中“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一句,“推”字用得不算妙,似乎用“敲”字更好些。

到底是推還是敲?

他思量不定,雖坐於驢背,卻神遊於詩界詞海,渾然忘我。

不知不覺間,竟然騎驢衝入了上官的儀仗隊中,驚怒了侍衛差人。

僧人自被抓住,帶到上官麵前。

緣由?

不過是推敲二字罷了。

上官沉吟,竟然沒有動怒,認真思索後說“敲”字更妙。

一者,夜半訪的雖是摯友,不問主家便推門而入也為不妥。一個敲字,顯出禮數。

二者,夜深寂靜,未免無趣,一個敲字,便是寂靜之中動人之聲。

自此,上官成恩師,典故傳千古。

“推敲”二字,成一詞。

後來僧人還俗,在上官激勵下參加科舉,欲成國之棟梁,奈何屢試不中,還因諷刺公卿而被扣上了“舉場十惡”的帽子。

一生不得誌,將老之時,才出任一縣主薄。

雖曾自帝王手中奪詩卷,卻也不得不伏首大殿前。

一生苦吟詩,自此後世知。

上官姓韓,名叫韓愈。

僧名無本,俗名賈島。

此時,他身著長袍,麵無表情,靜靜地立於天地間。

有風自天地間起,有火自天地間生,風與火相融一處,便形成了一柄巨大的劍。那劍不住收縮、收縮、再收縮,最後化成了一柄三尺長鋒。

他看著那劍,想著那詩,然後緩緩點頭。

他無神的眼裏,此時流露出一抹光華。然後,他輕輕地握住了那劍。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 誰有不平事?”他低聲吟誦著自己寫的那首詩,目光複雜,不知是否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想起了長安城的車馬,想起了被自己從手中奪去詩篇後滿麵不悅的帝王。

是否想起了千年前?

沒人知道。

所有人隻是看到他在笑,笑容複雜難解。

常樂一詩誦畢,天地間便有風火生。

於那風火之間,有一道烈焰燃燒。

劍在天空中凝聚著形體,但常樂的身上卻並沒有湧出霧氣,化為那可以持劍的劍客。隻是那烈焰燃燒處,漸漸出現一個人形。

常樂望著那人形,滿麵震驚。

腦海之中有波瀾起,無數影像紛亂而來——金戈鐵馬,戰車縱橫,飛彈互射,天崩地裂。

還有無數人物,無數情景,紛至遝來,如同走馬燈。

他知道,那便是地球人類文明的幾千年曆史,便是神州大地自古以來的不斷變遷。

那裏有一個人,先是僧衣著體,再是官袍加身,自千年前走來,平靜地看著他,然後,走向他眼前的那一片烈焰之中。

烈焰焚身,鍛造神體,然後,那人便立於天地間,抬手握住了自天而落的那一柄劍。

符離神色大變。

他心中隱約生出一種感覺,那感覺他並不陌生。

當初,常樂第一次誦出《劍客》詩,召喚九天神火降臨為劍時,他便曾有過這種感覺。

當時,他轉身便跑。

但卻還是受了一劍。

若不是自己境界高深,最終格開致命一劍,此時天地之間,又何來符離此人?

這一次,卻是為什麼?

他望著烈焰燃燒後化成的那人,並不覺得那是什麼了不得的強者。那人垂垂老矣,身材消瘦,眉眼之間帶著一抹苦色,便似一個一生不得誌的失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