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許多人卻還不服,隻覺傳言這東西向來是比人更強,算不得數。
此時,許多人見他來到了歌道大比場,都不免驚訝,心中暗道:他竟然還精通於歌道?
歌道之比,最是簡單,卻不需要一輪輪地比下去。白焰歌者,又被稱為“星音師”,其歌聲自有吸引人心神之力,上三宮強者,更可一曲納神火三千焰,極是壯觀。
首輪初比,所有的歌者一同上場,卻是靠著清唱,吸納天地神火。
十位仲裁官坐於大比場四周,隻負責監察諸人吸納的神火數量。焰數最多的十人,自然歸入十強,取其中最強者三人,再次比試三輪,以三局兩勝製,分出高低名次。
常樂來到場中,發現同台較量者也不過三十餘人,足可見各國對歌道並不怎麼重視。
這也難怪。歌道之藝,隻能用以吸納天地神火,而相比之下,詩、畫、書三藝,亦可吸納天地神火,雖然數量遠不及歌道,但勝在自吸自用,瞬間能以之成就火術。
而文之一道,不但吸納天地神火的數量更勝於歌道,而且還可化出文華領域,擁有莫大威能。
但歌道也有歌道的好處,那便是一首歌可以反複使用,不斷用來吸納天地神火,文道卻遠遠無法與之相比,一篇文章,也隻能吸納一次神火。
相比之下,歌道卻是世間最強的吸納、輔助之術。
隻可惜,它自身卻沒有任何攻防之力,因此,才向來隻被當成輔助之藝而不受重視。
修煉者自然也比不了其他諸道,關注者更多是為了聽歌賞音歡愉作樂。
常樂立於台上,仲裁官一聲令下後,便緩緩開口。
台上諸人皆已開嗓,各唱各的,互不理會。但也有有功力較淺者,演唱之際不由被他人聲音幹擾,最終影響了成績。
諸人齊唱,觀眾自然聽不出個所以然來。好在這隻是初選,大家也不以為意。
漸漸,諸人一曲唱罷。
刹那間,數萬焰神火生成,大比場上空一時熱鬧無比,禦火者們紛紛抬頭觀望,感歎不已。
一道道神火落下,進入諸人體內,一眾仲裁官則緊張地記錄著諸人的成績。
他們在那邊記錄,場上諸人亦自己觀察,也也已經看得七七八八,各自心裏有數。進入十強者不由沾沾自喜,未入其中者不由搖頭歎息。
此時,一位仲裁官突然驚呼一聲:“這怎麼可能!?”
其他仲裁官心中納悶,不由望了過來。
隻見這位仲裁官愕然指著場上,顫聲道:“諸位看,那夏國的常樂……竟然……竟然一氣吸納了四千三百焰神火!”
“怎麼可能!?”
一眾仲裁官也不由驚呼出了聲。
白焰境星音師,最高者,一曲可納天地神火三千焰,中者兩千,下者一千。在場諸人皆造詣不凡,所以最低者也已達三千之數。
其中強者,雖然都已經超過了三千之數,不過也隻是超出數百焰數十甚至數焰而已。這數十焰甚至是數百焰的區別,便足以分出十強次序。
可常樂竟然一氣超出了一千三百焰,這怎麼不令人驚歎?
場上,所有人都一臉驚愕地望向常樂,不敢相信夏國常樂竟然有如此強悍的歌道之才。
常樂淡淡一笑,納神火入體,心說:我這算什麼?若是小梅還在這裏,由她出場,隻怕要驚掉你們的下巴。
一時間,觀眾席上沸騰了。
“竟然有如此大才?那是何人?”
“夏國常樂,你沒聽過?”
“他便是那常樂?我的天,早先以為傳聞不可信,現在才知,他果然厲害啊!”
“可惜方才眾人齊唱,卻沒能聽清他的歌聲啊!”
觀眾們驚訝讚歎者有之,大叫遺憾者亦有之。
十位仲裁官可犯了難。
按理說,正常的次序當然是角出三強,再進行三局兩勝製的比試,可現在的問題是常樂在初選時,便已遠遠超越諸人,這實在是不用再比什麼了。
可若不比,又不合大會規矩,實是為難。
十人隻好集中起來商議,最後沒有定計,隻好再請示上級。
不等他們去高台上請示,卻有人大袖飄飄,自高台上疾走下來,竟然便是寰國歌部首卿景知潮。
十位仲裁官急忙上前見禮,景知潮一擺手:“讓三強中那兩人角逐二、三名吧,夏國常大人如此大才,還有誰敢與他相比?”
說完,向場中發怔的諸人道:“諸位,直接立常樂為此次白焰歌道大比的冠軍,可有人有異議?”
場中諸人無一出聲。
“那便這麼定了!”景知潮高聲說。
常樂覺得有點好笑。
就這麼著,就奪了一項天下火會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