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會查明。”羅桓陰著臉說道。
他再目視諸臣,隻見許多人戰戰兢兢,麵色有異,不由冷哼。
“舊事不再提。”他沉聲說,“莫說你們,朕不也收了柏國不少朝供?但今後誰再敢與柏國沆瀣一氣,便要琢磨琢磨,自己食的是哪位君王之祿!”
許多大臣都鬆了一口氣,君臣齊拱手,稱“聖明”。
常樂淡淡一笑。
他自然明白,柏國為了能在大陸稱霸,平素自然沒少做功課,拉攏羅國大臣,便是重中之重。俗話說朝中有人好成事,道理推及國與國之間,也是一樣。
退朝之後,羅桓又將淩天奇與常樂邀請至宮中,細談了萬獸山脈之事。常樂自然是能言則言,不能言則隱,滴水不漏。
此間事畢,常樂知羅國必會全力對付柏國,以震懾霜花諸國,便不再擔憂。
“對了,先前來時焦急,並沒空問莫非和梅欣兒之事,不知他們現在如何?為何一直沒來見我們?”常樂問。
“莫非是大才啊!”一提莫非,羅桓便笑了起來:“在大羅呆了沒多久,便學到了一身工道本領,連工部首卿也不住口地誇他,說與他相比,自己實無才華。他數月前進入了青焰之境,為造一件火器,與梅姑娘一起去了西風原閉關。常大人若是思念……”
他本想說派神火天舟送常樂去,但突然想起羅浮當初的叮囑,便改口:“朕便派人去請他回來?”
“不必了。”常樂搖頭。
既然是閉關,自然不能輕易打擾。知道他們在這裏過得不錯,便好。
辭別了羅帝,師徒一行人,便直接回了夏國。
但方一回到夏國,便聽到了一件不好的消息。
師徒二人歸國之後,到宮中向淩玄華報平安,隻見淩玄華滿麵憂色,人又憔悴不少。
淩天奇忍不住道:“大夏百廢待舉之際,陛下要保重龍體才是。關心政事是好,但過度操勞,不可取。”
淩玄華淡淡一笑:“政務之事倒也沒什麼,隻是憂思過多,睡不好而已。我年輕,頂得住。”
“何事憂思?”常樂問。
“震國出手了。”淩玄華沉聲說。
師徒二人皆是一驚。
按理說,空桑氏一氣出了三位至尊,再加上六朝經營,家族勢力與故舊勢力加在一起,當有與朝廷對抗之力,怎麼震國不但未受其阻,反而卻加快了攻伐速度?
“詳情如何?”常樂忙問。
淩玄華喚人抬來諸多公文,找出邊關奏報與密探消息,一一展開與二人同觀,同時道:“此事尚未公開,朝中文武知之者甚少。不過消息確鑿——震國已然有所行動,正在向東部玄國派兵。為隱瞞消息,所以在分批次派兵駐紮。而北邊的墨國,亦已在悄悄調動兵馬,有進攻我北部邊關之意。好在因火符之事,諸國商家與震國交惡,諸國朝廷也因此受到影響,而對震國生出不滿,除了這兩國之外,倒無他國響應,似乎在采取觀望態勢。”
“多是牆頭草。”淩天奇皺眉道,“以為我大夏雖然將要崛起,但終還未能崛起,而震國勢大,他們是想騎牆觀望,風向哪邊吹,再向哪邊倒。”
常樂看著那些奏報與密信,目光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北有墨國,東有玄國……”他說道,“雅風諸國心不能齊,有這樣的國家甘心當異陸強國侵略雅風的跳板,當敵國海船的登陸港,那便永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