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
他緩緩開口,欲吟出的,乃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此詩為思鄉之詩,在場諸人為各大陸諸國的英才,離家而至聖舟大陸,隻為平滅妖患,離家鄉,陷妖域,如何不起思鄉之情?
此詩,倒正適合。
不想他方開口誦出二字,對麵的常樂已然搶著誦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常樂一時怔住。
對方誦出的,卻正是自己腦海中出現的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
這怎麼可能!?
此詩來自於故鄉古代,詩仙太白,而對方乃此界妖物,如何能知自己故鄉之詩?
更何況,他又如何能知自己要誦的是此詩?
這是怎麼回事?
常樂一時愕然。
對麵,那常樂冷笑:“閣下開口二字,令常某心有所感,故此,便順閣下之開頭二字,作成一詩。諸位英雄來自人間各處,別故鄉而至妖域,為我人族不惜一身,但行於妖域,終不免思鄉。此詩,贈予諸位。
諸人看著他,品味著方才那詩,不由點頭讚歎。
“厲害!”有詩道藍焰不住點頭,一臉激動,“不愧是常大人!聞二字而瞬間成詩,這般才華,在下自愧不如。”
“這般好詩,在下便是苦思數日,亦不一定能得。”另一人道,“常大人瞬間詩成,果真詩仙也!”
諸人望向常樂,目光有所變化。
假常樂冷笑:“閣下請繼續。”
常樂望向對方,心中一時心悸。
這到底是妖法,還是……
諸人看著常樂,等他續詩。
“你既有這般本領,那便再續我一詩。”常樂望向對方,沉聲道。
“請。”對方麵帶笑容。
常樂沉吟,閉目,轉眼睜眼,誦道:“明明在下……”
對方立時搶斷,誦道:“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常樂目光越發凝重。
此詩,乃詩經《大雅》中之《大明》詩之首段,說的是為君王之道,實不易。
明明在下,指君王為政時,其下萬民自有清明之眼,盯著你的一舉一動,你任何錯漏,皆不會逃出萬民之明目。
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是指上天神威無邊,時時看著君王所為,不會被欺瞞,不會任你如何為之皆站在你這“天子”一方。所以,為王者,行事實不易。
最後一句中,天位殷適,適字讀為“嫡”,殷適,指的便是商之嫡傳,即紂王。這一句便是說,天將嫡傳大位賜給了商紂,但卻又奪了他的大權。
便是因他行事不正。
此詩,便是家鄉中人,亦少有聽聞,更不知其意。
但對方字字不差,甚至連“殷適”之讀音亦未錯。
唯有一種解釋。
那便是對方的妖術,可以直接讀到自己腦中所思所想。
於是,便能搶在自己之前,將詩先行誦完。
可那流光畫陣又如何解釋?
這到底是何妖法?
常樂無解。
但諸人的目光,卻因他的沉默而變得淩厲起來。
“這位‘常大人’。”一位詩道藍焰沉聲問,“對麵常大人的這首詩,頗為艱深,在下無能,雖知其極妙,卻無法解。但不知,您那一句明明在下之後,又是何詩?”
諸人麵色陰沉,看著他。
“你們這是要幹什麼?”王箏兒急了,“那家夥誦的是什麼詩?一句我也聽不懂,根本就是在亂講!最後一句字數跟前邊還不同,哪裏又是詩了?”
“諸位,還在等什麼?”對麵常樂厲聲說,“如此妖物,先殺再說!”
說著,一揮金劍,向前而來。
諸人目光冰冷,各運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