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已經覺得毫無救助的必要,因為老人的兒子肯定已經死了,這樣下去反而浪費時間,消耗精力。但看到老人堅毅的表情,人們仍然沒有停下掏挖的工作,他們要陪他一起找到兒子的屍體為止,也隻有這樣,才能使他停下來歇一歇。
夜晚,村子裏沒有一點燈光,人們在碎磚瓦上被拌倒,載著跟頭,聽不到說話與交談,隻有磚瓦被掀起拋開的聲音。有的孩子在哭著要媽媽,卻隻有陌生的叔叔阿姨哄他們睡覺,沒有人給他們喂飯,甚至沒有飯喂他們,也沒有人在睡前給他們講故事,他們就這樣空著肚子,穿著滿身是灰的衣裳睡著了。
幾隻逃生出來的雞在碎磚瓦上無聊地啄著,嘴殼都快啄平了,也沒有一條可供晚餐食用的蟲子,也找不到一顆米粒,它們隻有跑一趟遠門,到從未去過的田野裏尋找綠色事物。
沒有受傷的幾個老人帶著孩子在平地上做著,他們餓著肚皮,幹等著,卻生不出任何抱怨。每當有一個人被救出時,他們就歡呼地為他鼓掌,如同救出自己的親人,然後有人擦眼淚。
這也許是生長在這裏的人們平生最艱苦的一次勞動,沒有人會說自己累了,餓了,沒有人提出要別人替換的請求。這種工作沒有老板要求熬夜,但卻無一人主動下班。然而就在前一天晚上,太陽還未下山,人們就已經收起鋤頭,在田埂上哼著小調往家趕了。到了家中,將小桌子小板凳往門口一放,上麵擺著幾碟小菜,倒兩杯老酒,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吃著,談著,笑著,共享天倫,其樂融融。
在這個村莊裏,幾乎找不到一個完整的家庭,不是死了孩子,就是失去了父母,眼淚成了人們共同的語言。
那個老人已經大半天沒有進食喝水了,他還在磚瓦上翻找,叫著兒子的名字。很多人都是饑餓的一直幹到現在,他們都相信,大地不會無情地吞滅所有生靈,就像那個老人告訴自己的一樣,他的兒子一定還活著,隻要能盡早救出他。
雅單達跑回到車子翻倒的馬路上,他找到在地上散落的食物,那時姑媽為他預備路上吃的和帶回家的鄉村特產。剛被打翻時,雅單達還以為就會這樣白白糟蹋了,沒想到現在雖已弄的不成形狀,卻派上了大用場。
坍倒的房屋下不斷有人被救出,人們的精神被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鼓舞,他們知道還有很多人等待他們營救,雖然不是專業救援隊,甚至很多人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救援,但他們都表現的頑強剛毅。沒有時間吃東西,沒有時間休息,他們的體力得不到補充,也沒有得力的工具幫助掏挖廢墟,可空氣已成為力量的來源,雙手就是作戰的工具。這種時候,沒有紛爭,沒有惡吵,鄰裏間的不和睦都在這一刻化為了烏有,剩下的就是親情友情和同情。
老人瘦小的身影在黑色的夜空下已看不太清楚,他吃力地翻動著磚瓦,饑餓與疲勞已占據他所有的體力,他趴在碎磚堆裏,一隻手無力地掀起爛磚。他不再喊叫兒子的名字,因為有更多的人在幫他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