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圓夢人生——撬動最正確的支點(1)(1 / 3)

展開夢想的翅膀

◆文/佚名

生活中,我們隨時隨處可以聽到類似這樣的話:“噢,我不行”、“我沒有機會”、“我的工作能力不行”……其實,這些評價和斷言都是我們自己附加於己的,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現。一個人如果對於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就無法使自己獲得真正的成功,更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健全的自信往往是導致成功的關鍵。

一般人都苦於缺乏自信,沒有長遠的夢想,所以常掉入自卑感中。因此,有必要變換你對自信的全麵理解。

通常,健全的自信,可使人受到激勵而想出種種可行的方法及技巧。同時,“相信自己會成功”也會使別人對你產生信任和好感,這樣會使你更容易達到目標。

一個擁有自信的人就會擁有很大的夢想,夢想是人類的特權和天性,成功者會展開夢想的翅膀,飛向精彩的未來,追求人生的成功。生活中,人們對夢想總是持一種鄙夷的、不屑的看法,但實際上每個人,從童年到老年,誰也無法擺脫夢想的糾纏。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如同雄鷹一般,擁有過翱翔天際、悠然自在的壯闊夢想。

不論你期待什麼,隻要充滿信心,充滿夢想,那你就會實現你自己的預言。

在飛機發明之前,科學家認為飛行是不可能的;在麻醉藥發明之前。醫生們堅信無痛手術是不可能的;在原子彈發明之前,科學家相信原子是不可分裂的,原子彈的構想根本是無稽之談。蒸汽機發明之前,拿破侖就曾無情地數落富爾頓說:“有沒有搞錯?先生,你要在甲板下生起一團火,讓船能夠乘風破浪地航行?對不起,我可沒時間聽你胡扯!”最後,富爾頓不但達到目標,也因此發明了蒸汽機。這些人不僅相信自己,相信科學,他們心裏對未知世界更充滿了夢想。他們經過努力從而也實現了夢想。

想象一下你問題的答案,想象正跨越心中的山脈,想象你正衝過終點。表麵上,這些設想好像很不實在,但卻往往能增加你的耐力,使你百折不撓,不斷向理想邁進。

隻要你的眼光看得夠遠,就一定能真正飛起來。

做任何事,都不會一帆風順,總要有曲折。這就要求你在最困難的時候,要堅守著你的夢想,變換自己對問題認識的角度。

隻要上進的空間

◆文/佚名

窮人甲說:“一見到富人,我就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一樣的人生在世,憑什麼他出身富貴,而我出身貧賤?憑什麼他那麼富有,我這麼貧窮?這世道,真讓人活得憋氣。”另一窮人別有一番感慨:“每見到一次富人,我就受到一次鞭策。我想隻要奮力拚搏,也不會差到哪裏。即使不能富起來。也許會從別的方麵冒個尖。所以我生活得更充實,也更有奔頭。”

能發芽則發芽,該生長便生長。一生別無他求,隻要上進的空間。不管風說什麼閑話,雨潑了多少冷水,也不管氣溫如何變幻,土地怎樣板結。都動搖不了樹木上進的信念。就這樣,小樹出落為大樹,大樹成為棟梁之材。

在遍山的樹木中,鬆給人的印象並不深刻。自從那一日風霜降臨,一株株樹木都麵容憔悴,歎息著放棄自己的信念,可鬆還在堅持,每根針葉都展示著不屈的鋒芒,從而讓人刮目相看。沒有大海豪邁,也不像大海那麼喧囂;沒有江河平穩,也不像江河那麼冷漠,小溪執著地向前奔騰,它有屬於自己的信念。切不可忘記這樣一個道理:生活的窮困不能擊垮人的意誌,心靈上的殘缺才是真正的悲哀。路在腳下伸向希望,就看人有沒有進取心。

認為自己趕不上父親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那些敢於超越父親,後來變得比父親更高大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更相信自己。

要不想被別人看低,就得自己往高處走。不怕100次的灰心。隻要能夠101次奮起。走過的段落已無法修改,有誌者會把自己麵前的人生之路書寫得更精彩。

藝術的故鄉

◆文/佚名

艾德華和瑪麗安的兒子保羅耐不住小農莊的寂寞進城闖蕩去了,婚後在一次飛行事故中喪生,給兩位老人留下了一個小孫子——羅斯。羅斯五歲時又失去了母親,村裏的神父在羅斯媽媽的葬禮上安慰他們說:“上帝賜給了你們最好的禮物——羅斯。你們的孫子將來會繼承這個農莊,留在這塊曾被他父親鄙夷的土地上。”

羅斯像他父親一樣性格開朗,更像母親有一顆善良的心,但是他16歲那年變得沉默了,著迷地在所有能畫畫的地方塗塗抹抹。祖父開始還覺得挺有趣兒。這時羅斯提出要到蒙特利爾的一所藝術學校去上學,這徹底激怒了祖父。可是,羅斯跟他父親一樣還是自作主張地走了,兩位老人的期望破滅了。不過,當一切都已成為事實時,祖父仍然十分惦記孫子,並在接到羅斯讓人捎來的藝校畫展邀請時。雙雙乘火車趕往學校。爺孫見麵寒暄了幾句即無話可說了。在宣布獲獎學生名單時,他們的孫子獲得了特別獎學金。羅斯異常興奮:“太棒了!我可以到巴黎去深造了。”羅斯解釋說:“特別獎學金將提供一切。不過,由於我未滿18歲,此事必須得到你們的同意。”艾德華忍不住粗聲吼道:“你走吧!”瑪麗安拉了拉他的袖子問:“那啥時給貝諾特神甫裝飾教堂呢?”“裝飾一個鄉村小教堂?他早已不屑一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