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冷靜地分析了眼前的敵情:敵人是行軍路過,不知我軍區司令部在此,隻要我軍不暴露,就無戰事。根據這個分析,他果斷下令:就地露營!指揮部營地就設在離山頂公路和溝底大道都隻有幾百米遠的小山莊裏。山頂公路在小山莊背後,溝底大道在小山莊前麵,就是說,敵人是從陳賡司令部營地跟前通過,一點兒不慎都會被敵人發覺,而一旦被敵人發現了目標,就無退路。陳賡命令夜間不許生火,不準吸煙,不準高聲說話,又在外麵布置了暗哨。部署完畢,回房睡覺。聽外麵,山頂公路上的敵人鬧鬧嚷嚷,溝底大道上的鬼子馬嘶人叫,小山莊寂靜無聲。天亮前,敵人走得無影無蹤,我軍生火做飯,飽餐一頓,然後集合出發了。
陳賡麵對突然出現的險境,泰然自若,從容布防,安穩休息,沒有超凡的膽識和大智大勇能行嗎?
每臨大事都應冷靜,而這種冷靜並不是遇事猶豫不決,顧慮重重,患得患失,謀而不斷,甚至被困難的氣勢嚇倒。隻有敢擔責任,當機立斷者,才能解危。
有些時候,我們失敗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我們無謀少智,而是因為顧慮太多、猶豫不決、不敢決斷。諸葛亮之所以能“空城”從容應對司馬懿,是因為諸葛亮勝於膽識和果斷,司馬懿敗在遲疑與猜忌。
在生活中,有些事情雖然情況還不完全清楚,但時間不等人,不能拖延下去,行動,必然要冒風險;不行動,又可能失去良好的機會。這時,我們應該果斷地采取行動!
不要等待,時間永遠不會給你“適當的時機”,立刻開始,利用你所能掌握的工具,其他更好的工具,將會不自覺地在你行進的途中出現。
“訣竅”從顛簸中來
◆文/佚名
母親的娘家在一個偏遠的山村,因盛產板栗而聞名。
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板栗掛滿枝頭。當地山民最忙碌的日子也隨之到來。
因為新鮮的板栗最為搶手,所以誰都希望自家的板栗能夠先人一步運到城裏,賣上個好價錢。競爭自然十分激烈。
大家爭先恐後地從山上采摘果實。然後運回家裏,將剛剛收獲的板栗悉數倒出,全家老小圍成一圈,依其個頭大小進行遴選、分級,再馬不停蹄地沿著新修的鄉村公路運到城裏向外批售,就像是和時間進行一次賽跑。
可盡管每個人都是分秒必爭,但他們發現自己始終要比村裏的二生慢半拍。每次當他們心急火燎地趕到果品批發市場時,二生卻已喜滋滋地開著空車往回返。
幾年下來,都是如此。人們不禁疑竇叢生:“咦,這小子難道有啥訣竅?”終於有一天,幾個飽嚐壓價之苦的山民,將二生“劫”進了飯館。向他探詢訣竅。
二生愜意地呷著酒說:“咳,俺哪有啥訣竅?隻不過每次摘完板栗,俺就直接裝進麻袋裏,摞上車,專揀坎坷不平的山路走,一路顛簸下來,小的就漏到了下麵。大的便留在了上麵。這樣就省去了用來分級、挑選的時間……”
眾人愕然……
一帆風順的旅途隻能養成墨守成規的思維,而人生中取得成功的捷徑從來都是在經曆了顛簸與坎坷之後才赫然閃現。
漏掉的陽光
◆文/佚名
一個叫蕾的女生,在臨近高中畢業的時候找到她的老師說:“老師,雖說我隻聽過您代的三節課和您搞的幾個講座,但我特別特別喜歡您——這個,送給您,留個紀念吧。”
那個老師向她道了謝,收下了她帶來的一個精美的本子。
一年後的一天,有個同事領著他的孩子來那個老師的辦公室玩,老師要送一件東西給那個乖巧的女孩兒,便從書架上抽出了一年前那個女孩兒送給他的本子。他打開扉頁,打算寫幾句鼓勵的話語——但是,等等,那本子上的第一頁上有字!第二頁上也有字!再往後翻,上帝,原來整個本子都寫滿了字!
——是那個老師在各種報刊發表的各類文章,那個叫蕾的女生居然一篇篇地抄了下來。還精心地配了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