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些信息還讓人看的很隱晦的話,那我們就換個角度再來看看。
那些被減少的電子元器件,本來就是為了彩電而誕生的,在別的電子領域幾乎看不到它的蹤影。所以在全世界範圍的彩電企業都換裝新型的集成電路之後,這種電子元器件就根本沒有人再願意接著生產了。
然而,藍茵無情的授權許可製度卻單單的把日本給隔離了起來,也就是說,這種新型的智能集成電路在日本是不準生產的。而日係的彩電企業還在使用傳統的那些電子元器件,這才是事情最嚴重的地方——日係的彩電生產,麵臨著越來越尷尬的零件缺損,開發新的電子元器件又會重新增加彩電的成本……
想跟我玩兒?藍茵現在的技術儲備早就超過了五十年,我隨手拿出來的技術都是最先進的,想跟我玩兒技術上的手段?省省吧!
沒過多久,日本的彩電企業熬不住了,因為拿價格來跟“藍星電視公司”抗爭簡直是雞蛋碰石頭,所以他們不得不派專人前往藍茵,協商生產許可的事情。
在具有全日本最強技術研發能力的索尼彩電業務全麵停滯的時候,就在技術研發上出現了一個斷層,而這個斷層可不是三菱一時半會就可以修補起來的,而三菱顯然沒有想到一點。
在包括鬆下、東芝、佳能等日本主流的彩電企業紛紛前往中國需求技術支持的時候,三菱才明白它現在抓在手裏的,竟然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就算這個時候藍茵和三星退出,自己拿下了索尼的全球彩電業的控製權,自己一樣會賠的稀裏嘩啦,因為藍茵完全有可能再使出別的手段,讓自己置於更加危險的地步,有時候三菱的決策層們都很奇怪,因為藍茵給他們的感覺好像是完全憑著她的領導者沈浩的心思在行事,再加上藍茵讓人吃驚的技術儲備,沈浩一個不高興自己都可能賠的更多!
所以,甚至還在三菱的決策者們鬧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他們已經造成了一個讓人看上去很尷尬的“騎虎難下”的局麵。
當所有日係彩電企業派到中國的代表全都無功而返的時候,人們都已經明白了,藍茵科技公司的矛頭是直指三菱的,所以在日本國內三菱承受的壓力一瞬間增加了好幾倍,他們連起初的信心都開始動搖了。
逼不得已,三菱隻有選擇退出,而且是灰溜溜的退出,但是退出的理由隻能這樣向外宣布:由於索尼公司全球彩電事業的企業布局不合理、內部紛雜的問題仍舊沒有解決、成本無法得到抑製、喪失創新能力等等一大堆的話,本來三菱這番話是逼不得已為自己找的借口,卻害的索尼旗下的彩電企業股票應聲大跌,簡直到了崩潰的邊緣。
事到如今,藍茵科技公司甚至可以用更低一些的錢就可以大搖大擺的控股索尼全球彩電業務,並最終將勢力埋入索尼內部了!
此番戲劇化的轉變激怒了一個人,他就是穀口龍二,當他得知三菱財團竟然如此灰頭土臉的敗下陣來,並且將索尼的彩電事業拖入到了一個萬劫不複的地步的時候,不由得大發雷霆,一方麵大罵三菱執行部門的人是豬腦子,另一方更是將沈浩恨之入骨,因為現在眼看著沈浩就可以用小小的代價就訛走索尼如此大規模的全球彩電業務,這無疑對財團的金融結構構成了傷害,而這,絕對是他不能容忍的。
就在一切順理成章,快要水到渠成的時候,楚儀突然轉告我說,索尼方麵忽然鬆了口,說是願意和藍茵就合作的事情進行一次“獨立的談判”。
我問楚儀這個所謂的“獨立的談判”是指的怎樣的談判,她告訴我說索尼的解釋是談判的地點選在第三國進行,雙方隻進行有關合作可能性方麵的問題。
我猜想索尼是想避開日本國內現在混亂的形勢和中國國內一片大好的形勢,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於是我在思索了一番之後告訴楚儀說如果看他們的的誠意還過得去的話去談一次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