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要走,把一群老者鎮住了。畢竟是一百萬,就算他們這些人發了改革開放的財,一百萬說來也不是少數。
梁氏人是土著,土著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土地。
這些土著當年不是農民就是做買賣的人,不但窮,而且窮得一塌糊塗。於是出現過逃港的故事,在梁氏家族裏,每年都有逃港的人,成功的不少,失敗的更多。
比如梁大地的爹,就是當年逃港人群中的一個。
在香港發展的梁氏宗族人,隻有梁大地成了祠堂宗親委員會的副會長,其他人每年拿點錢出來表示一下心意。
梁氏人要不是遇到一個好年景,現在的他們依舊還會是一窮二白。
現在的梁氏人土地,基本被政府征收,剩下的一些土地,他們蓋了工業區廠房,每年收租分紅。我們現在的光華廠,就在他們的工業區裏。
手裏雖然有錢,也還不至於看不起一百萬。
於是幾個老者商量了一會,問我:“你們孟總有什麼要求?”
我搖搖頭說:“孟總沒任何要求。”
“沒要求?”老者們又疑惑起來,隨隨便便拿出一百萬來,居然沒有要求?
“真沒要求。”我認真地說:“孟總的意思是把這筆錢做教育基金。以後凡是祠堂的子弟,都有資格享受這筆基金。”
老者們恍然大悟般的一齊哦了一聲,歎道:“看看吧,還是人家小孟有眼光啊!你們看看我們梁家人,有幾個能與人家小孟比?”
老者們一齊決定,接受孟小冬的捐款。而且單獨以她的名義,設立梁氏宗祠教育基金,叫梁氏孟小冬教育基金。
我又說了孟小冬的意思,要搞一場儀式,讓更多的人來見證。同時起到一個宣傳鼓動的作用,讓更多的人來為教育基金捐款。
老者們滿口答應,說架勢越大越好。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梁氏的宗祠文化發揚光大。
銀髯老者雙手將梁大地在宗祠辦公室的鑰匙遞給我,誠懇地說:“小王,鑰匙給你,大地辦公室的。他不在,孟總全權處理事務。”
我接過鑰匙,心裏一陣冷笑。
孟小冬的這一招,就是四兩撥千斤,比起我日思夜想來偷協議,不知高明了多少。
得來全不費工夫!我想。
孟小冬太聰明了!我在心裏感歎。聰明的女人也是最恐怖的女人,特別是既美麗又聰明的女人,簡直就是一劑毒藥,能讓人心甘情願的喝下去死。
我的背上莫名其妙地沁出一層冷汗。
王常舉早就不耐煩了,他催著我離開。
出了祠堂門,他撇撇嘴說:“我算明白了,你們孟總其實跟梁老板沒任何問題。”
“何以見得?”我笑著問。
“有問題還會捐一百萬?”
“你懂個屁!”我笑罵道:“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
王常舉摸著頭皮嚷:“你懂,你也懂個屁!”
我們笑嗬嗬的沿著街邊走,太陽光直射下來,讓人慵懶得想閉目入眠。
遠處一架飛機低空掠過,巨大的轟鳴聲讓大地都顫抖起來。
我站住腳,看著遠處的飛機影子,歎口氣說:“明天一定會有一個好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