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聽萬父親的教導,很是茫然,“這個我就有點聽不懂了。”
羅小樹“不要緊,你隻要記住你所想所做的事情都光明正大就好了。而這一點就連我現在也做不到最好,我們父子倆以後共同努力。現在,我來給你說說第二個問題。”
天行健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父親的高論,沒想到還真是高論——羅小樹將之美其名曰【五自天書】。
哪五自?
自知,自製,自信,自強,自立!
自知者,自知之明也。
雖然這自知之明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這自知卻是人們修身立命的根源和基礎,能真正做到自知之明的人萬中無一,甚至是自知者唯聖人也!但是羅小樹認為這樣說還不夠,如果一個人真能達到自知之明的話,那麼這個人肯定就已經天人合一,超越神魔了!
首先,你認識自己的身體嗎?除了你的體貌特征,你能很好的調動你的肢體嗎?你了解自己體內的器官運行嗎?你知道在各種環境下,各種突發情況中自己會怎麼表現嗎?······
你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嗎?你真正擅長的是什麼?你真正的短板在哪裏?你適合的和你喜歡的是一回事嗎?你討厭什麼東東的原因是什麼?你親近什麼人是因為什麼誘因?······
自知難,難於上青天。但是自知又很容易,隻要我們想,我們就能不斷的提升,一步步的無限接近那終極的目標!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什麼?唯自知耳!而要想自知,就必須同步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孜孜以求的追求知己知彼是為了什麼?不就是更好的溶於天地間,跟眾人相處嗎?
所以自知不是單一的問題,隻要我們還活著,我們所想所做所學的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這一個目的——自知!
自製者,收發於心也。
我們千方百計的自知,其目的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知道就行了嗎?我們了解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提高、甚至是超越和改變!我們發現自己的手腳沒有別人的靈活,那就通過長時間的練習來提高。我們發現自己沒有別人強壯,那就通過艱苦的鍛煉來增強。
我們發現自己容易發怒,那就盡量克製,一次兩次十次二十次以後,我們就會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不用故意控製也能平心靜氣了。我們發現自己總是喜歡高談闊論而導致語多傷人,那就盡量的三緘其口,語不三思不出口,話到嘴邊留三分。
有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明明知道自己有這些缺點,卻故意的忽視,有意的不去控製和改正,這是不對的。而改變也其實很容易,隻要我們想,時時注意,過一段時間我們很快就會發現重大轉變的。而轉變的喜悅又會推動我們更進一步的繼續完善,如此良性循環。
自信者,與世無爭也。
當我們自知自製到了一定的地步,我們就會驚喜的發現自己已經無所畏懼了!我們明察秋毫,與自負和自大完全不同。因為這時候的我們不再與別人爭名奪利,不再與這個世界背道而馳,我們隻與自己爭,隻證明給自己看,隻與自己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