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對付小人的懷柔之術(1 / 1)

沒有靈活性,會把人折磨得如坐針氈,而且常事倍功半,這是成功的死敵。事實上,靈活的應對、靈活的言行,是人必不可少的成功條件。一旦靈活起來,就不會死往一處想,硬往一處幹,頓時有新路出現在你的眼前。

對付小人一味躲避不是上策,隻要你有足夠的智慧與膽略,盡可以使其為你所用。

一隻狗每遇到一個人,總是靜靜地跑到他的後腳跟,乘人不備時咬他。他的主人在他的頸上掛了一個美麗的鈴鐺,這樣無論它走到哪裏,都會引起人們注意,狗對這個鈴引以為豪,滿街走的叮當響。一隻老獵狗對它說:“你為什麼這麼高興呢?請相信我,你戴著那個鈴,並不是什麼功勞的獎章,正好相反,這是一個不光彩的記號,是向所有的人宣布,叫他們避開你這粗野的狗。”有些人是天生刺頭,一天到晚無休止地抗議、找麻煩,如果給他一個頭銜,他的虛榮心就會得到滿足,從此他就會安靜些,再擾人時也會受些限製。不要以為這隻是個寓言故事,其實類似問題有史為證:北宋開國名將曹彬為人誠實,寬厚仁義,尤以用將有方而為世人稱道,史稱“氣質淳厚”。其實曹彬對付小人也很有一套辦法。有一次,宋太祖趙匡胤任命曹彬為主將,率軍征討南唐。臨行前太祖交給他一把尚方寶劍,說:“副將以下,不聽命者斬之。”接著又問曹彬還有什麼要求。曹彬說,請求皇上恩準,調用將軍田欽祚擔任另一路的前敵指揮官。這一請求弄得部下們莫明其妙。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姓田的既狡猾又貪婪,愛爭功名,最討人嫌的是愛在背後打小報告。這樣的人大家躲都來不及,為什麼還要把他弄到軍中呢?曹彬事後曾對心腹言明個中道理:此番南征,任務艱巨,時間要很長,需要朝中群臣的全力支持,自己領兵在外,若朝中有人不斷進讒言搗亂,這很有可能壞了大事,而這個田某就極有可能是這樣的角色。要防他,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放到自己的眼皮底下,派他點用場,分他點功名,堵住他的嘴。再者還有尚方寶劍嘛,不怕他鬧事。這樣一說,心腹才明白曹彬的深遠用意,連稱高明。有君子就有小人,這是社會的客觀存在。寧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得罪君子,君子即使報仇也會采取光明正大的方式;小人就不同了,陰招損招齊使,招招毒辣,令人防不勝防。對付小人一味躲避不是上策,隻要你有足夠的智慧與膽略,將小人納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助己成事,更是勝人一籌的聰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