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古墓疑雲 第四十六章:北邙嶺遭遇鬼打牆(1 / 3)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作為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是最為特殊的一個,不僅僅是因為背後的傳說不是起源於宗教而是來源於曆史,而且更奇怪的是它正和二十四節氣重合。在曆代的詩詞典籍中,清明,都是一個多雨的時刻。

陌上草始綠,塚旁柏常青,一晌清明雨,幾人夢魂驚!

今天還好,雖然是陰沉的天,沒有太陽,但雨,並沒有下。

在車上閑坐無聊,慕澤就沒話找話:

“曉茹,你才轉學過來幾天,怎麼就一下子成為班上的宣傳委員了”

“沒什麼,我毛遂自薦的。”楊曉茹笑著說道。

“哦。”楊曉茹果然是在美國學了如此自信的風範。慕澤讚賞了一番說道:“他們就那麼信任你?”

“是啊,我說我和你認識,青梅竹馬的好朋友,所以他們就選我了。”

“不會吧,這也成?”

“是啊,他們說我一用美人計你肯定得繳槍!”

“天哪。這都什麼跟什麼?”慕澤頭疼起來。急忙轉換話題道:“你們班怎麼突然想起要去給牡丹拔草了呀?”

“那你們班不是還突然要去給烈士掃墓麼?”

“這不正好清明了嘛,我們班大好男兒都想緬懷先烈。”慕澤正義凜然地說道。

“少裝了,咱倆就別打啞謎了,誰不知道下個月有可能省級文明班集體要開始評選了。”

“放心,我們這次讓你。”慕澤大度地說道。“你不是說了麼,隻要你一用美人計,我就得繳槍。”

“信你?還不如信豬會上樹。”曉茹給了慕澤一白眼,

“唉,你穿成這樣是去給牡丹拔草呀?”慕澤見曉茹今天穿了一套米黃色的連衣裙,一看就是那種“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主兒,穿成這樣去拔草,鬼才信。

“誰說我要去拔草了,他們去,我也去烈士陵園。”

“穿成這樣上邙山,小心被色鬼纏上。”慕澤提醒她道。

“不被你這個色鬼纏上我就謝天謝地了。”曉茹笑著說道。

“其實,我正有此意!嘿嘿。”慕澤說道,有句俗話怎麼說地?臉皮厚,吃個夠?

“你……”曉茹不再說話了。

洛陽市烈士陵園,始建於1955年,坐落在邙山南側半山腰上,這裏安葬著537名烈士的遺骨,他們是兩次解放洛陽戰役中英勇犧牲的部分解放軍指戰員。1948年3月14日,中原野戰軍陳賡、謝富治兵團,華東野戰軍陳士榘、唐亮兵團一舉攻克洛陽;同年4月5日,陳、謝兵團第九縱隊再克洛陽。在解放洛陽的兩次戰役中,解放軍官兵英勇奮戰,血灑疆場,譜寫了一首壯麗詩篇。

這場著名的戰役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1948年4月8日,主席親筆為中央起草電報手稿——《再克洛陽後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由於它的內容不但適用於洛陽,也基本上適用於一切新解放的城市,這個電報同時發給了其他前線和其他地區的領導同誌。

主席的電報手稿,就鐫刻在洛陽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的副碑右側。副碑的中間是《革命烈士英名錄》,右側上部是陳賡題詞:“為人民解放而戰”,下部是陳士榘的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