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古墓疑雲 第五十三章:尋蓍草北上羑裏城(1 / 2)

下午慕澤和曉茹就回到了學校,一下車,慕澤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對曉茹說道:

“正好這兩天也沒什麼緊要的課,我想請假回安陽兩天。”

“回安陽,幹嘛?”曉茹問道。

“哈,去羑裏城。”慕澤說道。“要不你跟我一塊兒去?”

“不去,馬上牡丹花會就開了,我還要參與義務導遊呢,青年誌願者,不能白當。”曉茹說道。

“那你去吧,我回來給你帶道口燒雞。”慕澤說道。

“你真把那什麼乾坤草天龍水的當回事了呀?”曉茹問道。

“真的,我不騙你,這事真的很蹊蹺,所以我想親自驗證一下。”慕澤說道。“小白你替我養兩天,小白可不是一般的蜥蜴,那可是螭龍。”慕澤說道。

“知道了,管它龍不龍的,我把它當你寵可以了吧?”曉茹笑著說道

“可不能虐待它啊。”慕澤說道。

晚上,418宿舍內,慕澤向大家宣布,自己成功地取到了天龍水,並得到了乾坤草的下落。

“真的呀,慕澤,什麼是乾坤草?”李華鋒問道。

“就是蓍草,當年周文王用來推斷陰陽,推演八卦的東西。”慕澤說道。

“拿到了麼?”陳華宇問道。

“還沒去取呢。”

“那明天我去取吧,不就是在老城嘛,那有一個周公廟。”陳克榮說道,他見亞峰都取了萬魂土了,自己的梧桐樹還沒著落,就急忙想先把乾坤草給攬下來,這樣,真開出寶來自己也有大功。

“屁,周公廟是周公旦,營建洛陽城的那個,推演八卦的那個是他爹!”慕澤糾正他道。

“嗬嗬,我以為周公解夢就是因為他推演八卦呢。”陳克榮不好意思地說道。“那乾坤草在什麼地方?”

“在安陽,羑裏城。”慕澤說道

“哈,我知道,封神演義上關周文王的地方!”李華鋒說道。

“是的,就在那裏。”慕澤說道:“所以,我明天要去安陽。”他喊李華鋒道:“替我給輔導員羅老師請個假。我可能要去個兩三天。”

“又兩三天?慕澤,這……”李華峰為難道,“請兩三天不能代請的啊。”

“就說我病犯了,回家治病去了就得了。”

羑裏城,位於湯陰縣城北約4公裏處,是3000年前殷紂王關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處,是有史可據、有址可考的中國曆史上第一座監獄。此處當然也是文王據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的地方,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之聖地。

從湯陰站下了車,已經中午了。

慕澤買了一瓶水,就打了一輛車,直奔羑裏城。

中午的羑裏城略顯得冷清。

不過,還是影影綽綽有幾個遊人。

這已經是不錯的了。

慕澤記得去過孟津的王鐸故居,門票都沒買直接逛了個遍,因為整個景點隻有他一個遊客。畢竟,現代人旅遊都帶有很強的目的性,要麼是為了購物,譬如去上海,香港等地,要麼是為了休閑,比如海濱,九寨溝、麗江大理等。對於那些雖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知名度不高的景點來說,等著它的也隻有門可羅雀的命運。

羑裏城還算好的,要不是周文王在這裏弄出一本名揚中外震爍古今的《周易》出來,恐怕也是無人問津的。

周易是一本奇書,古人用它來預測未來、決策國家大事、反映當前現象,上測天,下測地,中測人事。《周易》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經典,它認為世界萬物是發展變化的,其變化的基本要素是陰(--)和陽(—),《周易.係辭》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世界上千姿百態的萬物和萬物的千變萬化都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周易》研究的對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為根本。三才又各具陰陽,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說卦》:“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剛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春秋戰國時期,以易學為起源,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麵,出現了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提出的“九流十家”之說。“九流”是指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和雜家。

從管理哲學上講,百家之中主要是五家,即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以孫武、孫臏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在他們的哲學思想中,蘊含有極其豐富的辯證思維方式和易理之道。

《易經》是四書五經中的首經,素稱“群經之首,百科之源”,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認為《易經》的太極圖顯示了宇宙力場正極和負極作用,美國高能物理學家F.卡普拉認為太極圖的運動變化原理與動力學術類型一致.科學易經派還創立“一元數理論”,“分形分進理論”,“模糊群子論”,地球經絡穴位說等,為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如《老子》學說中根據太極所闡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易學理論,為世界破譯生物遺傳密碼起了作用,DNA的堿基由三聯體組成才64個排列順序,形成八卦三聯體規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