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古墓疑雲 第五十五章:嶽飛廟驚聞靈鳳木(1 / 2)

湯陰嶽飛廟位於河南省湯陰縣城內嶽廟街86號。占地0.63公頃,建築麵積2100平方米。始建於明景泰元年(1450年),清代續修,現存大部分為明代建築。主要建築有精忠坊、山門、禦碑亭、正殿、嶽母刺字祠、孝娥詞、嶽雲祠、四子祠、三代祠、東西廂房等,保存較為完整。精忠坊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是典型的“三間六柱五樓柱不出頭”式建築,在現存古建築中較為罕見。殿堂懸掛有包括明太祖、孝宗、清乾隆、光緒、慈禧等親書匾額38幅,嶽飛親筆《滿江紅》和手書前、後《出師表》及曆代名人和明清兩代海外使節懷念、歌頌嶽飛的碑碣300餘通。

作為內黃人,慕澤對嶽飛還是比較親切,畢竟,嶽飛也算是一個1/2的內黃人吧。剛出生就遇湯河發水,於是就坐桃花甕被衝到了內黃縣石盤屯鄉的麒麟村,並在那裏成長,遇周侗學得一身本領,收牛皋,組建自己親兵陣營,娶妻,後得寶槍。然後從內黃出發,逐漸成長為一代名將。所以,嶽飛作為湯陰和內黃縣共同的驕傲而被兩縣人民共同紀念著。

記得當時,還是高一的時候,學校組織愛國主義文明教育旅遊,就是來的這嶽飛廟。

慕澤還奮筆疾書寫了一篇《今天,我來看你》,來抒發自己對嶽飛的敬佩和熱愛。

《今天,我來看你》

————嶽廟遐思

原諒我

沒能早生幾個世紀

與你肩並著肩

共舉光複中原的大旗

原諒我

幾百年後才來看你

斯人遠去也

古廟空著煙雨

我乘幾個小時的汽車

從你童年生長過的地方

沐雨而來

看你

來到卻發現

拜竭的隻是

一種精神一段曆史

八百年不朽的精神

忠與孝譜寫的曆史

“回首當年渾是夢,漫隨風雨到心頭”

一場大夢

曆史的血淚殘映著

金人鐵騎踐踏下的沃土

以及中原人民不見南師久

失望的目光

不忍提起

那個當權者

被西湖吹來的暖風

熏醉了的時代

直把杭州作汴州

誰曾識得人民

但悲不見九州同

的遺憾

宗澤遠矣

三聲“過河”有誰接應

回首洛陽

煙渺黍離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想起你

年少起河朔

一聲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的長嘯

震破了

金兀術的膽以及

籠罩北國的寒天

直導黃龍

豈不快哉

看英雄豪氣

兩石長弓三尺長劍

克服神州指掌間

我佩服你

真的

在那個萬馬齊喑抑或駢死槽間

的時代

你一個

蒼茫天地間傲立的男兒

振臂一揮

那副

還我河山的狂草

激勵了

多少豪傑

真的英雄熱血

揮灑在華夏的沃土

在那片苟安的死水

激起絢麗的

浪花

“壯誌未酬身先死,千秋萬世念英靈”

今天

請允許我蘸著熱淚

寫下這幾個

遺臭萬年的名字

趙構秦檜張俊王俊萬俟燮``````

昏者奸者佞者叛者讒者``````

欲哭無聲

幾個小人

撐起一個曆史的暗角

那一天風波亭上

的衰草

也落了淚

伴著蕭瑟的秋風

哀著破碎的山河

北望帝京

胡塵依舊彌漫

今天,我來看你

也看廟中

永跪的鐵像

八百年風雨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