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終於到山頂了!”李華鋒長出了一口氣說道。“爽,一覽眾山小。”
“真實不理解,現代人類怎麼了,半夜三更的不老老實實待在家裏;偏偏跑到這山頂上。真實礙我的好事。”火狐看著萬佛頂上那一頂頂露營的帳篷說道。
“嗬嗬,這你就不了解了。”李華鋒笑著說道,“峨眉十大景,四大在金頂。除了在這高山上觀看日出之外,雲海,佛光與聖燈,更是峨眉獨有的三大自然景觀。峨眉的雲海與其他地方的不同,因為萬佛頂這裏海拔最高,周圍山巒環繞,如果晴空萬裏的時候,白雲從千山萬壑中冉冉升起,蒼茫的雲海猶如雪白的絨毯,緩緩地鋪展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涯無邊。山風乍起時,雲海四處飄移,群峰眾嶺變成雲海中的座座小島;雲海聚攏過來時,千山萬壑隱藏得無影無蹤。雲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青蛇”,氣象十分雄偉。群峰時隱時現,唯有這萬佛頂在雲海中屹立永存,特別有萬佛朝宗的意味,所以,這峨眉山的雲海又被佛家稱為“銀色世界”,與五台山的“金色世界”,普陀山的“琉璃世界”,以及九華山的“幽冥世界”並稱。
而佛光,更是峨眉山的一絕,天氣晴朗時登上峨眉,當下方彌漫著霧氣時,若有人背對著太陽,站在巍峨的金頂上,讓陽光從身後射來,前下方的霧幕上,會出現一個彩虹般光環,中間浮現著他的身影,並且影隨人動、形影不離,這就是所謂的“佛光”。即使有成百上千的遊人同時觀看,各人隻看到自己的身影被光環籠罩,如此奇景,四海五洲,絕無僅有,既心感身受,又虛無縹緲,非海市蜃樓,乃人間仙境,十分神奇,非常玄妙,這種“佛光”又稱“峨眉寶光”。
當然。”講道這裏,李華鋒略有遺憾地說道,“峨眉山最神奇的聖燈,咱們可能今晚看不到了。”
“怎麼了?”火狐問道。
“聖燈又名“佛燈”,一般隻在金頂無月的黑夜,這“舍身崖”下常出現飄浮的綠色光團,從一點、兩點形成千萬點,似繁星閃爍跳躍,在黑暗的山穀中飄忽不定,被人們稱為“萬盞明燈朝普賢”。現在人們也沒有找出這些聖燈出現的原因,不過,隻在無月的黑夜才能出現,這是肯定的,唉,好不容易來一趟峨眉,無法觀賞到峨眉,也算是一件比較遺憾的事了。”
“哼。”火狐不置可否地說道:“既然看不到聖燈,那這些人還來這裏幹什麼?”火狐指著一頂頂帳篷說道。
“等著看日出啊。”李華鋒說道。“月朗星稀,山頂的風光也是好的,可以看雲海,太陽出來了也可以看佛光。”
“矯情。”火狐說了一句。“然後就默默地坐在舍身崖邊,一動不動地盯著崖下翻騰的雲氣發呆。
李華鋒見火狐不再說話,於是就一個人站起來,在這萬佛頂上隨意地轉了起來。
峨眉金頂其實是一處平原,麵積挺大的,在金頂上,除了最著名的日出,佛光,雲海與聖燈四大自然景觀之外,另外一處最出名的,就是金頂金佛了。
峨眉金頂金佛通高48米,象征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個大願,由台座和十方普賢菩薩像組成,四麵刻有普賢菩薩十種廣大行願。十方普賢像高42米,重350噸,使用銅鑄成的,外麵鍍著黃金。在這月夜下,依舊可以看出這座巨大的金像巍峨與神聖。
“普賢菩薩?”李華鋒看著這座宏偉的塑像輕輕地說了一句,“還是普賢真人?”
“人往高處走,識時務者為俊傑。普賢菩薩,看來你的選擇是對的啊。”李華鋒輕輕地說道。
當年,闡教玉虛宮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普賢,文殊與慈航,三大士皈依佛門,成了佛門的四大菩薩之三。雖然叛道入佛,曾經受人詬病,但看看現在的風光。每一尊菩薩都有自己獨立的道場,還如此的奢華,信徒們又是那麼的虔誠,信普賢者不拜觀音,信觀音者不拜普賢,涇渭分明。而且,在很多地方,人們敬菩薩竟然輕佛祖,特別是,也許是三大菩薩本來闡教的原因,讓人更容易產生親近的感覺,因此,觀音院,文殊院與普賢院的數量要遠遠超過如來。
“這是不是就算一種做人的成果呢?”李華鋒暗暗想道。
在大學生中間,一直流行著一個很出名的段子:
世間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對他?
拾得答曰:“那隻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這是曆史上兩位真實的高僧寒山和得的對話。這個對話如今也成了很多大學生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