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一個人即便再有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總會有受製於人或是有求於人的時候。所以當我們擁有了一些能耐時,仍然要記住,“低調”這兩個字怎麼寫。不然,失敗就離你不遠了。
自大的人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但事實上,少了他,事情往往可以做得一樣好。自大往往也不是沒來由的,自大的人通常會有一些突出的地方。這些特長使他們較之別人有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達到一定程度,便使人目空一切,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知道並不可怕——人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但可怕的是不知道而假裝知道。這樣的人就永遠不會進步,就像總愛欣賞自己腳印的人,隻會在原地繞圈子。
中國的文人墨客都講求氣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文士的傲骨,為世人所景仰。但是,氣節若是講求不當,就會流於傲慢而自己覺察不出來。傲慢者依仗他的才能,驕氣溢於言表,他的心緒就不能穩定如常了,於是往往招致禍害。
東漢名士禰衡,有才學,但狂傲不羈。初次見曹操,就將曹操的手下統統貶損一番。說荀或可使吊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當時張遼在一旁,氣得抽劍要殺禰衡,幸好被曹操製止。
等禰衡到荊州,見劉表之後,積習難改,表麵上頌揚劉表的功德,可實際上盡是譏諷。劉表不高興,但也不願擔著害賢的罪名,所以就叫他去見黃祖。禰衡至黃祖處,共飲,皆醉。黃祖問禰衡:“你在許都認識什麼人?”禰衡說:“大兒孔融,小兒楊修。除此二人,別無人物。”黃祖說:“我像什麼呢?”禰衡說:“你像廟中的神,雖然受祭祀,遺憾的是不靈驗!”黃祖大怒,說:“你把我比成是土木製作的偶像了!”於是殺了禰衡。
禰衡是名士,但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他不懂得低調的智慧,有些才學就狂妄自大,大肆批評別人,當然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恃才傲物會使一個人看不到自身的缺點,它就像籠罩在人身上的一團臭氣,趕走了一切可能的機會。在說出使別人難堪的評價時,你會不會靜下心來,反思自己能否接受、容忍這樣的批評?這樣,你會變得虛心,變得更加成熟。
智慧人生
我們要時刻不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當你事業有成,受人讚揚時,更要把這句話牢牢記住,千萬不能狂妄自大。凡事低調一些,未來的路才不會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