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劍滿意地看著猶自瑟瑟抖動的大樹,他擲出的那根鐵棒幾乎全部沒入了樹幹,僅餘一寸長的尾巴露在外麵。
不過麻煩的是,剛才一時真氣運到巔峰出全力擲出,鐵棒才能如此深入,這時候含劍卻拔它不出來了……自從丟掉了鐵劍之後,這根本來準備用來作備用工具的鐵棒已經是含劍唯一的武器了,可不能再丟了它。費了半天的勁還是拔不出來之後,隻好一個火雷符炸斷了大樹,取了鐵棒出來。
用到火雷符,含劍又想起了書空之符,覺得應該再試驗一下。他舉起手指開始畫符,此時體內氣息運轉流暢,真氣走到手指之後,並不像平常那樣隻是聚在那裏,指尖微微發熱發脹,竟然像有一絲微小的氣流從手指上溢出,散到空中!
含劍心中驚訝,手上卻不停留,流暢地將整個符圖畫完,然後中指也運了真力彈出。
隻聽到“嘭”的一聲輕響,他彈出的方向上一根細細的樹枝突然斷裂,一蓬茂密的樹葉被震得猛散了開來,緩緩地空中飄落。
“啊!好像成功了……”含劍撫摸著還有些熱乎乎發脹的手指,激動地想道。
第一次成功用出書空之符,威力小一點沒關係,關鍵是他已經明白了成功的訣竅,就是真氣外放!而真氣能夠外放的前提是真力強度達到一定程度。
含劍自從在司馬秦送的那本小冊子上知道真力外放到虛空中的訣竅,也知道了它對功力的要求很高,一般練武之人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外放真氣實質化的境界。
而如果不能實質化,那麼除了某些醫道流派利用外放真氣治療傷病之外,並無太大實戰意義,因此雖然真氣外放的訣竅並非多大的秘密,卻沒有多少人修習。司馬秦天賦異稟,兼之家傳武功非常重視真力的提高,所以功力在深厚同齡人中矯矯不群,將真氣化實的功夫練到了實用的地步。
但實話說來,這一絕技對付術士的陣、符有奇效,但在武士貼身近戰當中,卻是華麗無用,任是你無形真氣形成的防禦層如何強勁,在同等水平的敵手手裏同樣灌注了真力的利劍麵前也是不堪一擊。
那本名叫《真力探幽》的冊子對這方麵的優劣講得很明白,含劍仔細琢磨之後,覺得自己還是有練習真氣化實的必要,因為自己和術士交手的機會比較多,有這個防身之技會很占優勢。
在含劍和狼捕隊司馬秦他們追蹤劉氏兄弟的那一段時間裏,他就開始試著練了起來。
修習真氣化實的第一步,是貫通手上十指的真力運行通道,這些通道並沒有包含在七大經絡之中,而被稱為手上十脈;貫通了手上十脈後,再打通真氣到虛空的最後障礙,從十個手指的特定部位外放真氣——這些部位都在指尖,稱為“十泉眼”,而打通這些障礙的步驟,就叫開泉眼。
但當時含劍真力被玉劍壓製而不自知,隻做到了貫通十脈裏的食指和中指四脈,而對開泉眼更是毫無頭緒。請教了司馬秦之後,他說是真力不夠的緣故,並問含劍有多強的真力。在得到回答大約一千七百之後,他忍不住翻了白眼,說道是再過十年再練吧。
含劍問之前也猜到了必然是這個緣故,因此那時也就輟而不練。
而今天畫符的時候,他練習劍法剛剛結束,正是體內真力充沛湧動的時候,雖然沒有刻意引導,畫符運力的時候,真力還是順著已經貫通的食指一脈衝擊泉眼,而此時沒有佩戴玉劍,真力強大,不經意間就突破了泉眼障礙,將真氣外放到了虛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