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劍在嵩陽學院的第一天就這樣在忙亂中過去了。第二天還沒有正式開學,含劍早就計劃好了到嵩陽郡府去遊玩一番,這次從南麵過來的時候走的是東南方向的另一條路,並沒有經過嵩陽。
天一亮,昨日疲累一天的同室的室友們還在呼呼大睡,含劍就早早地洗漱完畢出發了。到校門外麵租的房子裏叫上了正在勤快打掃的小土,在小吃一條街上隨便買了兩份羊肉燴麵,吃得滿頭大汗,口舌餘香,拍拍肚子,向嵩陽進發。
九月的清晨,在江南也許還有一絲夏天的殘熱,而這中原大地上已經是秋意盎然。樹上黃葉飄落在路上,踩上去喀喀作響,一絲涼風吹在含劍身上,分外的神清氣爽。
從嵩山腳下的學院向西南走,到嵩陽府不過是一個多時辰的路程,含劍二人也不著急,慢慢走去,到巳初時分,已經能望見嵩陽城高大的城牆了。
和依水而建,幾乎沒有什麼城牆的錢塘城不同,嵩陽雄偉厚重的城牆是城市的驕傲,雖然經曆了近千年承平日子,它早已失去了最初的功用,但還是一直被保存修繕得相當完好。從含劍來的東北方向望去,高大的城牆和箭樓在初秋的陽光下聳立,令人不禁感慨它不愧是中州名城,古戰爭中的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嵩陽被曆代兵家重視,也不僅僅是因為它背靠嵩山,堅城難拔,更有一個原因,中州一帶雖然不是金鐵出產之處,但嵩陽卻異乎尋常的有極發達的冶鐵業,從東麵青州來的鐵礦,北麵晉州來的黑石(煤),都彙集到這裏,由技藝高超的鐵匠製作成各種鐵器,再輾轉運送至中原各地,乃至神州國各處。甚至身處江南的含劍家裏,也有幾把嵩陽製作的菜刀。
含劍二人走進城裏,撲麵而來的是中原古城的質樸雄渾,原來這裏的古代建築保存得很完好,許多房屋純以石料建成,即使是戰火紛飛的年代也能巍然佇立,不像中原其他城市那樣,漸漸受南方浮華之氣影響,裝飾得越來越富麗堂皇。
走在大街上,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鐵錘敲擊聲,那是到處都是的小鐵匠鋪子裏傳來的,這樣的鋪子,前麵掛著匠人們得意的精心之作,後麵就是爐火熊熊,匠人在揮汗如雨。
至於更大更有名的鐵器作坊,則會將製作的地方和買賣的店鋪分開,在街麵上你能看到的隻是放上琳琅滿目鐵器、鋼製品的店鋪,而真正製作這些物品的作坊,也許會在很遠的地方。
含劍看到一家名叫“嵩陽鐵劍”鐵器鋪的時候,立時被它吸引了,不為別的原因,就為它的門口掛的幾件樣品,都是上好的精鋼打製。
一把七寸左右長的匕首,式樣簡練,柄和鞘都是堅韌的牛皮,拔出來一看,那刀刃閃亮平直,泛著絲絲寒光。一副鋼製小弓,製作得精致貼心,握手處包了軟牛皮,弓弦是數條細細的鹿筋纏繞而成,含劍試著拉了一下,弓很硬,使出全身力氣也不能拉滿。再看這把弓所配的箭支,精鋼為簇,梨木為杆,鷹羽為尾,比平常箭支小了一號,但也是做工精細。
這個世界的這個年代,還沒有大規模的煉鋼作坊,鋼材通常是鐵匠們一點一點錘打,將熟鐵裏麵的雜質打出來,百煉才能成鋼的,而且鐵變成鋼之後,加工更為不易,因此好鋼製作物品的價格,何止鐵器的十倍!做工精細的鋼製品,更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