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了,江陰城裏再次熱鬧起來。
昨晚的一場大火,讓百姓增加了一個談論的話題。
消息很快就擴散開來,被燒掉的是江陰大族吳家的布店。
江陰縣令上衙聞訊後大怒,當即下令徹查。
衙役們全體出動,一時雞飛狗跳,江陰城裏的青皮們人心惶惶,有根腳的趕緊打聽內幕消息,沒拜過碼頭的趕緊跑路,跑的慢的全部被抓到了大牢裏。
這一抓捕,還真抓到了兩個可疑分子。
大刑伺候之下,兩個從常州流竄過來的青皮立刻招了。
吳家。
“誰幹的?”
吳濟忠臉色陰沉,都快能刮下一層霜了。
稟報之人擦著汗:“老爺,昨夜巡夜役卒忙著救火,沒抓到動手之人。”
“一群廢物!”
吳濟忠揮了揮手,家丁立刻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管家匆匆而來。
“可知是誰幹的?”
吳濟忠沉聲問道,臉色陰沉的厲害。
管家喘了口氣道:“剛剛從衙門傳來的消息,是姚老三幹的。”
“該死!”
吳濟忠氣的摔了杯子,臉色陰沉的厲害。
……
吳家的布店被人半夜放火燒的,損失還不。
江陰人津津樂道,對這種八卦很感興趣,什麼的都有。
李川在書房裏冷笑了幾聲,就再不關注這些事情。
兩前,李常越去了一趟常州府城,自稱是幾年前被吳家勾結官府搶奪了一家鋪子的姚老三,然後從府城找了兩個青皮許以重利後,才有了吳家鋪子被燒的事。
兩個青皮沒能及時逃走,也是李川讓人做的手腳。
燒掉吳家布店,之前雜貨店被搶的惡氣也出掉了。
李川在莊子裏轉了轉,準備建一座銀庫。
江南商業發達,經營錢莊的不在少數,他的銀子基本上都是銀票,可是把銀子存到錢莊不但沒有存款利息,而且還要給錢莊交管一筆理費,關鍵是還不保險。
那些錢莊隻是民間開辦,並沒有官府兜底,幾十兩幾百兩無所謂,可若是數十萬上百萬兩銀子,誰也不敢存到錢莊,否則萬一被一口吞了,哭都沒地方哭去。
莊子裏原本有個存放銀子的庫房,隻是有點。
李川下去看了下,就準備重新建一個。
這樣的庫房根本沒什麼安全係數,隨便來個毛賊都能打開。
把地下全部挖空,以鋼筋混凝土澆鑄,再裝了級別高點的防盜門,誰能打開。
李川花了三時間,親自畫了一張圖,找來李常越交待道:“去找一個施工隊來,按照我畫的圖,重新建一個銀庫,不要怕花錢,一個月內必須幹完。”
李常越了看圖紙,道:“少爺,按圖紙重新的話那片花園也得挖掉。”
李川道:“挖掉就挖掉吧,等把銀座建好了,重新再弄一個。”
李常越答應一聲,他也就是提醒一下,既然少爺心裏就數,他就不再多,拿著圖紙去找人,心裏還琢磨怎麼給李家的莊戶找點活幹,也好掙幾個錢,順便替少爺邀買人心。
銀庫的進度很快,這個年代和二十一世紀不同,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一百多號人齊上陣,很快就在內院挖了一個超大的大坑。
大坑能有兩畝多大,挖掉了一個花園,連書房也拆掉了。
按照李川設計,大坑得挖九米深,建成上下兩層,四周和底頂用鋼筋混凝土澆築,最少一米厚,把四周上下徹底封死,再裝上兩道高強度的防盜門,就萬無一失了。
抓空出去幾趟,帶著幾十輛大車拉回來許多東西。
拉來的是水泥,鋼筋卻有點麻煩。
這年代沒有鋼,隻有鐵,而鐵是戰略物資,雖然私底下走私點鐵沒什麼,但量太大還是會引起注意,李川隻好晚上行動,讓大車進進出出的,偷偷的往裏麵放鋼筋。
……
紫禁城。
夜深了,崇禎皇帝依舊在秉燭批閱春章。
隨手拿起一份奏,翻開一看就皺眉。
再換一份,內容還是大同異,都是要銀子的。
“哎,國事如此艱難,何人能為朕解憂?”
崇禎皇帝愁眉鎖的更緊了,遼東的軍餉就是個無底洞,投多少進去都填不滿,為了給邊軍湊軍餉,自己身為大明子,都不得不節衣縮食,皇帝就不明白了,怎得大明到了自己手就會變的如此窮困,難道還要再增加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