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港台考察團規模應該挺大吧,這幾天省裏的新聞一直在追蹤報道,經濟頻道還做了一個專欄,把各省市的優勢做了詳細的對比,雲沙的競爭力至少可以排在前三。”這麼重大的時政新聞,麥冬想不知道都難。
秦博文似乎有點意外,顯然沒想到麥冬了得的還挺多,“那些都是學究派的樂觀看法,要是結合港台商人以往的投資習慣來開,粵省的競爭力不容置疑,前幾天考察團蒞臨我們的高新園區,最後一個項目都沒敲定下來,形勢不容樂觀啊!”
這些內部消息麥冬自然沒有聽過,這次港台考察團規模這麼大,負責接待工作的領導難道是吃幹飯的,竟然連一個項目都沒拿下?先不論那些大集團,大項目,好歹也該抓住幾個小投資商吧?
按照這個辦事效率來看,雲沙市政府最後豈不是要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這事別說麥冬,就是秦博文和趙宥民也是始料不及,大家心裏都鬧不明白,王部長那天的接待工作到底出了什麼岔子,最後竟落得個顆粒無收的慘淡結果。
“這事說起來鬧心!”秦博文鬱悶的掐掉煙頭,“那麼多上億級別的大項目,隨便爭取一個下來,都能讓雲沙的經濟往前突飛二十年不止,可惜啊!”
“考察團還在雲沙,隻要找出問題的根源,或許還有機會。”麥冬對政治方麵不懂,隻能拿老本行來大比分了,“這跟我們治病問診是一個道理,找出病根,對症下藥,自然能夠藥到病除。”
秦博文聽著麥冬的這個比喻,覺得有趣,放下茶杯意味深長的問道:“那個脾氣古怪的吳老先生,還有另外一層身份,這個你恐怕還不知道吧?”
麥冬眼皮猛跳,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香港口音,連秦老爺子都對他禮遇有加,不會就是港台考察團成員吧,將前後事情串聯起來,越想越覺得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香港瑞豐電子集團掌門人!”秦博文起身走回辦公桌,從抽屜裏拿出一本經濟雜誌,封麵正是吳年山的頭像,“去年9月份,香港《每周經濟動向》雜誌對他做的特別報道,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
麥冬伸手接住雜誌,翻開看了幾眼,難怪脾氣壞成那副德行,原來是香港瑞豐電子集團的掌門人,那可是香港最大的電子工業集團,世界百強企業,哪怕在內陸電子領域也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不僅如此,吳老先生還是這次港台考察團的名譽會長,在整個考察團裏的影響力特別大,有些時候,那些投資商有沒有意向,完全就是他一句話的事情,特別是瑞豐電子這次帶來的項目,預計一期的投資追加款項不會低於三個億!”
秦博文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麥冬自然清楚是什麼意思,這裏麵的彎彎繞繞說起來複雜,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到吳年山身上,隻要能治好吳老先生的病,招商引資還不是人家一句話的事情?
“站在政治角度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秦博文神情肅穆的望著麥冬,言辭懇切的道:“如果事有可為的話,當然還是要去爭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