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徐管家又讓人合力抬了尊三腳金蟾上來,脖子上係著紅色稠花,身上塗著一層金漆,在太陽底下顯得金光閃閃,這金蟾形象栩栩如生,腳下踏著一枚銅錢,上麵刻著“財源廣進”的字樣,自然也是圖個吉利。
“說實話,我對魏家弄出的這套把戲沒多少興趣,這些事情柏祥自會處理妥當,今天絕對是衝著潘老來的,既然來了,總不能空手,順道請了這尊金蟾,在我馮德勝眼裏,生意歸生意,人情歸人情,完全是兩碼事!”
擱後麵站著的魏雪鬆,悻悻看著那尊金蟾,不僅沒有半分喜悅,臉上的神情反而變得凝重起來,扭頭跟女兒交換了一個眼神,隻好站在原地靜觀其變。
一旁的魏姝影恰好站在麥冬身後,不免湊到麥冬耳邊小聲道:“馮家看上去挺大度嘛,還給咱送這麼一尊金蟾過來,最起碼商人的氣魄有了,要不然咱也給人家留條活路,就當看在潘老先生的麵上?”
麥冬略微扭頭,半側著身子,不由冷笑道:“收起你的婦人之仁,馮家沒你想的那麼好心,一尊萬把來塊的金蟾就能收買人心的話,改天我去訂做幾十尊,挨家挨戶給人送過去,是不是咱顏如玉往後就沒有對手了?”
麥冬講這些時並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前排的潘老和秦老爺子將這話原原本本聽在耳裏,頓時有點苦笑不得,這小子倒是把馮德勝的人品看的通透,老先生忍不住多看來這個俊俏後生幾眼。
原本在秦老爺子遞交的那份,《藥材培植試點項目企劃書》的落款上就有麥冬的名字,來南陽之前,潘老特意讓人查過麥冬的履曆,從履曆上來看,他的身家可謂一窮二白,在縣城繼承祖上的丹藥鋪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步,算得上是個奇跡。
潘老這趟過來,也是想看看這個了不得的年輕後生,這個創立“顏如玉品牌”,掌握藥材培育技術的年輕人,到底還有多少能耐。
就像所有人心裏想的一樣,大家都想看看,這個年輕人到底哪來的自信,妄圖在中藥美容領域正麵擊敗馮家?
那麼多年未曾踏足南陽,這裏的變化其實不大,80年代的湘平橋依舊橫跨在耒水之上,當年最為繁華的進步巷小吃一條街如今還在,那些紮堆的臭豆腐攤反倒沒了蹤影,被那些新式美食取而代之。
身為地地道道的南陽人,體內自然流淌著思鄉的熱血,打心裏希望家鄉發展的越來越好,可是一路所見,潘老心裏多少有些失望,越是這般,那份有關藥材培育的企劃書就顯得更為重要,這是老人特有的情懷,一代人的美好願景。
可以說,從踏上這片土地開始,潘老就是來拉偏架的,總在有意無意間觀察著麥冬的一舉一動,奇怪的是,在場所有人對潘老的到來都表現出足夠的熱情,就連秦老爺子也不例外。
偏偏潘老先生從麥冬眼裏看到了淡定和從容,那種恰到好處的敬畏,沒有刻意親近和巴結,更沒有刻意表現,反倒我行我素,整個人看上去格外輕鬆,這份氣度,首先贏得了潘老的認可。
他是不清楚潘來在華夏醫藥領域的地位?
抑或沒意識到,潘老絕對可以左右藥材培育項目的生死?
都不是!
能在一個照麵下,就看出馮德勝此行的潛在目的,足可看出,這個年輕人的眼界絕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