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卒子也能立大功(2 / 3)

乾隆說道:“傅中堂可別睜著眼說瞎話,如今西北又出事了,這像皇恩遠播,四海臣服?”

為人處事向來訥言敏行的傅恒微微一笑,不慌不張不緊不慢道:“皇上訓誡的極是!可據奴才所知,此番西北之亂,隻不過是幾個不安分的小毛賊窩裏鬥而已。”

乾隆喜道:“哦,有新報?”

傅恒笑道:“回皇上,前方探馬回報,西北準噶爾兵馬異動不假,不過隻是準噶爾部內騷亂。這四海嗎,還是臣服的!”

乾隆說道:“千裏返京,原來隻是一場虛驚。這個陝甘總督真是年老膽小。”

傅恒說道:“皇上,君為臣綱,依奴才愚見,陝甘總督處事謹慎,是為了家國社稷之大局。臣特此請旨,以為陝甘總督當賞。”

劉羅鍋和眾臣工皆點頭。

乾隆不悅:“賞?哼!朕以為不必!給他個嘉獎可謂是皇恩浩蕩了,朕說個大意,劉墉你去擬旨,就說此次西北之事,奏報雖有捕風捉影之處,然補救尚算及時,差事辦的還算不錯,沒有辜負朕的厚望。不過粗中當有細,要敢於擔事,替朕辦事小心請旨是對的,但也不能太中規中矩。”

劉羅鍋說道:“臣遵旨!”

乾隆接著說道:“傅恒,你讓陝甘總督反省,罰就不必罰了,免得這些人以後辦起事來畏首畏尾,危及社稷。”

傅恒說道:“領旨。”

乾隆突然間翻臉道:“傅中堂,朕見你神色不悅,是否心存異議?這陝甘總督可是你傅恒的人?”

傅恒跪道:“奴才萬死!”

乾隆說道:“好了。今日既然議論起西北準噶爾部,那就不妨未雨綢繆。諸位議議,其亂若禍及中原,又將如何。何人能保西北軍民之太平,盡快給朕議個能一戰而能定乾坤的帥才出來。”

下臣不痛不癢地說著既定事實:“皇上深謀遠慮,準噶爾部勾結沙俄,又屢屢欺壓我藏番,大有裂我大清疆土之意。為國之長治久安,確應該有所謀略。”

傅恒說道:“此次,皇上聖駕親下江南,借遊山玩水之名重創天地會,正是出此考量。隻有後方定、糧草足,方能騰出手來對西北……”

好事的甲乙丙丁打斷道:“聽說中堂大人親自帶神機營上陣殺敵,還立斃天地會八大護法及五大堂主,您可真是我大清的‘第一勇士’。”

傅恒說道:“哎,這都是皇上的功勞。”

乾隆隨口說了一句:“朕的功勞哪有你的高。”

傅恒嚇得撲通跪倒在地:“奴才該死!”

乾隆說道:“你起來吧,朕隻是隨口一說,不必在意。”

傅恒感激涕零。乾隆說道:“哎,怎麼都扯起這事來了——邊疆百姓受難在前,快給朕議個法子出來。”

一個粗曠的聲音:“如今又該輪到奴才立功了!”

“這是何人?”

乾隆見出班的是兆惠,心想:看架勢這愣小子是要毛遂自薦了。

“傅中堂!”乾隆急忙示意傅恒給兆惠“抬抬轎”。

傅恒心領神會,應聲出列,先畢恭畢敬地向那些隻知道在被窩裏撒野的老臣行了禮,接著眉飛色舞地說道:“玉扇峰血戰天地會,皇上為了我大清江山社稷,不惜以身犯險,親自督陣調兵,因此叛賊才被打得稀裏嘩啦是落荒而逃!”

底下掌聲雷動,眾臣公歡呼雀躍道:“好啊,好啊!”

“而這位小英雄正是此次統領神機營,打傷天地會總舵主,獨斃他們洪順堂堂主、參天堂堂主、家後堂堂主及天地會八大長老的我大清聖主康熙爺之孝恭仁皇後族孫兆惠將軍。”這段繞嘴的話差點沒讓傅恒背過氣去。

兆惠抱拳出列,亮開爆竹嗓子:“兆惠拜見各位大人!”

眾大臣被他這一嗓子振到,當中那些年邁體弱的竟然有些站不穩當。

乾隆問兆惠想要什麼賞賜,兆惠想去西北領兵平叛,說道:“領兵,去西北!皇上封奴才為將軍,奴才去衝鋒陷陣。”乾隆笑著拂袖道:“別以為救過朕,就可以鷹眼高詡。統兵掛帥是大事,你資淺曆乏,德威不夠。”乾隆雖然駁了兆惠的意,卻又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將兆惠喚至近前私語。這場景,令傅恒在內的眾大臣唏噓不已。兆惠聽了一陣,忽然直起腰來,強道:“那讓奴才當個前鋒營的兵總可以吧!”乾隆哈哈大笑道:“讓你去西北領兵打仗不是不可,但眼下朕有一事有求於你。先別忙跪,你聽著——嘿——,趕緊附耳過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