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慷慨就義(1 / 2)

北京半截胡同41號的瀏陽會館(莽蒼蒼齋)。

“譚大人,您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就在慈禧太後領兵進入紫禁城之後,大刀王五等人就是感覺到大事不好,就是來到譚嗣同在京城的故居,對著譚嗣同勸說道!

“王大俠,不知道皇上現在怎麼樣了?!你們可是有辦法營救出皇上?!”譚嗣同聽到王五的話後,絲毫不關心自己的生死,反而想籌謀營救光緒帝。

不過,王五等人雖是武林豪傑,但是想闖進紫禁城救出光緒帝卻是萬萬做不到的,譚嗣同聽到王五的回答之後就是暗歎一聲!雖然王五等人再三勸說,但是此時的譚嗣同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

“王大俠、明博兄、開元!我雖已決心就義!不過,我不想我的思想、主張從此斷絕!這是我寫的《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他們比我的生命都重要,還煩請三位轉交梁任公!切記!切記!”譚嗣同把自己的書信、文稿交給郭開元,由他轉交梁啟超,要他轉達梁啟超要到東渡日本避難,並慷慨地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

“這裏可是譚先生的家,我是大日本帝國駐華公使館的,我此次來拜訪譚先生是聽說譚先生遇到麻煩了,我大日本帝國願意為您提供幫助!貴國的梁啟超先生已經在公使館等您了!”就在此時有一個日本人就是進來對著譚嗣同說道!

“哈哈哈,謝謝貴國的幫助!不過,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聽到之後就是大笑的說道!隨後就是把大刀王五、王明博、郭開元等人趕走,同時把家中的仆人也遣散!自己坐在家中等待官兵前來抓捕自己!

1898年9月24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在獄中,意態從容,鎮定自若,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在9月28日,他與其他5位誌士英勇就義於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當他們被殺時,刑場上觀看者上萬人。他神色不變,臨終時還大聲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夫人李閏在他就義後取“忍死須臾待杜根”之意自號“臾生”,做悼亡詩:盱衡禹貢盡荊榛,國難家仇鬼哭新。

飲恨長號哀賤妾,高歌短歎譜忠臣。

已無壯誌酬明主,剩有臾生泣後塵。

慘澹深閨悲夜永,燈前愁煞未亡人!

譚嗣同故居有湘人餘德泉撰寫的對聯:“壯矣,維新欲殺賊而未回天,終成國恨;快哉!喋血屹昆侖以昭肝膽,長醒吾民。”正是化用了這首《獄中題壁》的詩意。

而譚嗣同的遺骸也在1899年運回原籍,葬在湖南瀏陽城外石山下。墓前華表上挽聯寫道:“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

在這裏我就想起了魯迅先生所言:“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就在譚嗣同慷慨赴難的時候,康有為早就由北京逃滬轉港,又離港赴日,旋抵加拿大,越大西洋赴英國,再返加拿大,梁啟超也是早逃入日本使館。同時,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開辦的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外,全部都被廢止。

“開元,今後你有什麼打算?!”在譚嗣同被斬首之後,郭開元的任務算是結束了。大刀王五他們三人把譚嗣同的書籍、手稿交給梁啟超之後,三人就是來到王五的順源鏢局,王五對著郭開元詢問道。

其實,王五的意思是想讓郭開元留在自己的順源鏢局幫助自己,畢竟,在保護譚嗣同期間,幾次被刺殺活動中郭開元的表現相當出色,而且,現在才二十出頭的郭開元武藝已經到達暗勁初期了,以後的成就肯定會超過自己,王五就是動了愛才之心!

“王伯,我已經離家幾個月了,我想先回家一次!然後等著小虎子大點之後,我就到外麵的世界看看,為何我泱泱中華敵不過彈丸小國?日本國的明治維新能成功,我們的變法卻是慘遭失敗?!”郭開元雖然也看出了王五的意思,但是在經過和譚嗣同交往的幾個月了,郭開元的思想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不但是郭開元自己的問題,同時也是慷慨就義的譚嗣同的疑問!

“好!賢侄有此誌向,我也是十分的讚同,不過,我王五已經老了,否則我就和你一起去考察一番!”王五聽到郭開元發自肺腑的話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欣慰的說道!不要忘了,王五和譚嗣同也是至交好友!郭開元在順源鏢局逗留了兩天之後,就是啟程返回青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