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震卦第五十一震下震上——處變不驚則無險(1 / 3)

震:亨。震來裁糍,笑聲啞啞,震驚百裏,不喪匕鬯。

彖日:震,亨。震來黻黼,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裏,驚遠而懼邇也。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象日:濤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此卦是由兩個震卦重疊而組成,震為動為戒懼,又為雷,象征長子。從卦象看,坤卦初六變初九,最下方發生了陽,使大地震動,也有陰陽交合,發生雷電之義。虢虢:恐懼。匕:匙。鬯:酒具。

震卦說,震動來時,令人恐懼,恐懼而能使人警惕,人應有警惕而不驚變。警覺者可以擔當保衛國家的重任。爻辭新解初九:震來虢裁,後笑言啞啞,吉。象日:震來黻崇虎,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這段爻辭與卦辭基本相同,並不是無謂的重複。卦辭說的是兩種人:一種是平日鬆懈自己,沒有恐懼的人,當震雷炸響時卻恐懼不已,無所適從;一種是平日不敢自寧,謹慎戒懼的人,當震雷炸響時反倒鎮定若素,談笑風生。而初九的爻辭,說的是第一種人,是希望這種人由於對震雷的恐懼而能修己省過,從此不敢自寧,謹慎戒懼,做到這一點就能如同第二種人,當危難到來之時能夠鎮定若素,談笑風生,獲得吉祥。

這一爻強調,平日戒慎自懼,做事不掉以輕心,當危難來臨之時,則能鎮定自若,這種涵養應該初時就有。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於九陵。勿逐,七日得。

象日:震來厲,乘剛也。

“六二”以陰居陰,居中得正,本應該大吉大利,但“初九”是剛陽卦主,“六二”乘其上,這意味著“六二”以臣下淩乘君主,以下級淩乘上級,故前途危險。隻是“六二”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以心中具有一種恐懼感。爻辭說“震來厲”,這個“厲”不是外在的危險,而是指內心認識到有危險而產生的恐瞑。好在“六二”有中德,能夠恰當地處理好所麵臨的問題。

這一爻是說,以退為進會失而複得。

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

象日:震蘇蘇,位不當也。

“六三”以陰柔之質居於陽剛之位,不中不正,想到自己居位不當,故而整日憂懼不安。

“象傳”說:“震蘇蘇,位不當也。”不過隻要能懷著驚懼之心謹慎前行,終日修身省己,最終還是能夠免除災患。

這一爻是說,謹慎前進,可以避免災禍。

九四:震遂泥。

象日:震遂泥,未光也。

“遂”是墜、止的意思。“九四”雖然陽剛,但不中不正,上下又被兩個陰爻挾持;因而力量衰弱,不夠強大,就像被雷震驚墜落在泥淖中,不能動轉。

這一爻,說明必須發揮剛毅的力量,才能經得起震撼。

六五:震往來,曆。億無喪有事。

象日:震往來曆,危行也。其事在中,大無喪也。

“六五”陰爻陽位不正,當天譴發生地震時,想往上走,卻是震驚極點的“上”位;要往下行,又是震驚主體的剛爻;都有危險。不過,“六五”在上卦得中,雖然遭遇重大事故,但不會有大的損失。“億”在此處當大解釋。

這一爻,說明當震驚發生時,堅持中庸原則,不偏不激,可使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象日:震索索,未得中也,雖凶無咎,畏鄰戒也。

“索索”是沮喪。“矍矍”是視線不安定。“言”是斥責的話。“上六”陰柔,不中不正,又在震驚的極點,以致驚恐沮喪,目光閃爍,心神不定。在這種狀態下,任何行動,必然危險。不過,在危險還沒有到達自己身上以前,知道戒慎恐懼,就能夠避免。然而,“上六”在最上位,身為領袖,鄰居遭受災難,而自己卻得以避禍,難免就要聽到親戚們的怨言了。

這一爻,說明他處遭受震驚,自己知道警覺,就可以防患於未然。

震卦點悟應對”震蕩”之道

本卦的中心思想,在於闡釋震驚的應對之道。在發展進步的過程中,難免發生意外的重大事故,惟有汲取教訓,凡事戒慎恐懼,才能有法則可循,發揮剛毅的力量,鎮定而從容地對付,不致驚慌失措。即或遭受災難,也可將損失減至最小。平時謹慎,經常反省檢討,保持高度警覺,即可防患於未然。[震卦例解]列邦處險不驚終脫險遇險不驚,鎮定沉著,乃化險為夷之良策。倘使驚慌失色,處置不當,就會壞了大事。警惕而不經變故,會讓人在巨變發生的時候,能夠從容應對,最終安然無恙。劉邦在鴻門宴脫險的事例,可作為此解。

劉邦率大軍進入鹹陽後,項羽麾兵四十萬,進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

這時,劉邦身邊出了一個叛徒,名叫曹無傷,當時官居左司馬。他見項羽勢力大,料想劉邦不是項羽的對手,遂背叛劉邦,派人密報項羽:“劉邦想在關中稱王,讓子嬰做丞相,把鹹陽城中的珍寶全部占為己有。”項羽被激怒了,傳令三軍,厲兵秣馬,第二天出兵,去消滅劉邦。項羽的叔叔項伯與張良有生死之交,連夜給張良通風報信,勸他速速逃命,免得與劉邦同歸於盡。張良便將此事報告了劉邦。劉邦大驚失色,懇請項伯從中斡旋。他恭敬地尊項伯為兄長,獻上一杯美酒為他祝壽,並決定把女兒許配給項伯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