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簡單生活不是夢(1)(2 / 3)

可見,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條件下,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事在人為,隻要去嚐試了,就沒有難事。是的,去做了雖然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你不去做,連成功的可能性都沒有!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隻會馬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會去問該如何做,更不會給自己找借口推三阻四。

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隻要你去努力嚐試了,你就會發現——原來這麼簡單!

地圖再美也隻是“紙上談兵”。隻有行動才能到達心中的目的地。隻有行動起來,去親身嚐試一下,才知道很多事原來其實很簡單。

2.別把生活搞得太複雜

許多事,其實很簡單,隻是我們卻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別把生活搞得太複雜,因為簡單才會輕鬆,簡單才會快樂。

某公司招聘一名經理助理,經過層層選拔最後隻剩兩個應聘者,招聘考官向他們兩個問了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就是“1加1等於幾?”

A說:“可以等於2,也可以等於3,還可以等於10……隻要你想讓它等於幾,它就等於幾,完全控製在你自己的手裏。”

B說:“等於2”。

結果B被錄取了。

其實,成功就這麼簡單。

張濤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出了一道考題:“有四條小蟲子排成一條直線往前走,排在最前麵的蟲子說它的後麵有三條蟲,排第二位的小蟲說它的後麵有兩條蟲,第三條蟲子說它的後麵有一條蟲,而最末尾的一條蟲子卻說它的後麵也有3條蟲子。為什麼?”

張濤想了半天,把以前回答腦筋急轉彎的智慧都用上了,也想不出合理的答案,隻好認輸。

張濤問朋友答案,朋友笑著說:“答案很簡單,因為那最後一條蟲子在撒謊。”

張濤恍然大悟:是啊,這麼簡單的道理,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容易的問題,我怎麼還偏把它想複雜了。

朋友得意地說:“這是給6歲孩子出的題目。幾乎沒有難住孩子們,卻差不多難住了所有的大人。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想到過這個答案,但是覺得問題沒這麼簡單,於是紛紛鑽牛角尖……”

張濤聽了有點羞愧,不由得回想起一件事情:“記得我大學畢業後第一次去上班,到公司後,卻發現怎麼也推不開玻璃門。我憋足了勁用力推,還是不開。我很納悶,這門沒鎖啊,怎麼打不開呢。我想問問另外房間的同事,但是連個門都打不開,那人家怎麼看我……正想著,一個同事路過,提醒我:這門是拉開的,不是推的。我當時難堪死了……這麼簡單的道理,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說完,張濤和朋友感慨不已,更多的是沉思。

當我們是孩子的時候,遇到類似1加1等於幾這樣的問題很快會給出答案。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我們擁有了豐富的知識和閱曆後,我們反而變得茫然而無所適從了,對很簡單的問題,總是想得那麼複雜。

我們常常羨慕小孩子的單純快樂和無憂無慮,而納悶自己為什麼總是鬱鬱寡歡。造成這種狀況的,往往不是生活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把生活複雜化了。在生活這件事上,我們這些自命不凡的成年人,往往還不如在我們眼裏不屑一顧的“小屁孩”。

有這樣一個故事:外國有一家雜誌社懸賞一萬美金向全球征集最佳答案:有一架直升機載著三個人,其中一個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另外兩個分別是德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和英國的作家。

直升機在穿越海峽的時候發生了意外,為了挽救飛機和生命,把損失降到最小,必須把一個人扔下去,那麼應當把誰扔下去呢?

這件事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極大興趣,雜誌社收到了來自各地的不同答案。人們各抒己見,侃侃而談。但絕大多數都是從不同的方麵論證他們各自的重要性,一時間誰也無法說服誰。公布結果的那天到了,獎金的得主竟是一個年僅八歲的小男孩,他的答案很簡單:把那個最胖的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