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頭頂星空(1 / 3)

九天玄女忍不住眼眶微微一紅,忙道,“你既然知道緣故,卻需助我破敵。”

莊周笑道,“份所當然。”

早在他還是隻小蝦米的時候,軒轅黃帝就送他丹鼎,雖然後來他又把這鼎傳給了李安,但這份恩情卻一樣是要還的,何況,就他個人來說,其實是很同情九天玄女的。

隻怕共工被擊敗後,除了土族的伏羲得了玄元旗,金族的金母亦很是吸納了一部分水族中人,難怪玄武大帝的聲勢明顯比其餘幾位弱了許多,西王母和九天玄女之爭,其實便是金族本部和吸納的水族之爭。

莊周這時雖是大羅金仙,但不過千年功力,這等實力放在三千年封神之戰的時候,倒是拿的出手,那時玄門興起不久,金仙不多,闡教截教兩教加起來,金仙也就十餘人,其中大多是在黃帝時期拜入兩教門下,修行也不過是千五百年左右。

若考慮到境界的高下,可說莊周現在其實便相當於封神之戰中的闡教十二金仙。

隻是三千五百年過去,人家也不可能止步不前,尤其是釋迦摩尼如來創立佛教後,修行者日益重視無為法的修持,對境界看的極重,像當年那樣闡教十二金仙都三屍未斬的情況卻是極少了。

斬三屍之後,便能明心見性,是為佛陀,又名至人,無為法第一重圓滿。

要明心見性,除斬三屍外,其實亦有其他手段,例如誅五賊、滅六欲、斷七情,其實不外乎掃滅偽識,見到真如罷了。

莊周傳孔雀國主觀照五蘊之法,其實亦是一種,若見五蘊皆空,諸相非相,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一切相都看破看空,便能見到真如,真如既是佛性,亦名本心。

修行第一要義便是直指本心,修行第一功德便是明心見性,兩者是一致的。

當年闡教的二代弟子,後來肉身成神的楊戩、哪吒、雷震子等人,此刻怕也早已是金仙成就,亦有三千年以上的功力,比起莊周現在還要強出許多。

按理來說,九天玄女絕無勝理,實力絕對不如西王母一方,外有十萬天兵天將,內有數萬大羅神仙級別的高手,九天玄女怎麼也不是對手,但莊周卻知道,西王母非敗不可,因為這次滿天的仙佛神聖都不站在她那邊。

而今隻是要盡量堅持,別在最後勝利一刻到來之前掛掉就行了。

當下他隻是微微一笑,道,“我明白了,姐姐是兵法大家,自然是早已成竹在胸,小弟聽憑差遣就是。”

說完自坐在一旁,閉目打坐,畢竟實力不如九天玄女和度厄真人,適才莊周相助九天玄女,將意欲還擊的度厄真人生生定住,卻是傷了些元氣,此刻正要彌補。

九天玄女看他憊懶樣子,知他不欲出頭,也不好強迫,不過總算得他答應相助,當下便將注意力集中到平定內部禍亂上,且見莊周頭上現了碗口大白花花一顆大星,座下是丈餘大一朵紅蓮,燒的是紅蓮惡火,非是凡火,常人粘到一點便要墮落輪回,不由暗暗稱奇,卻也沒看出來這隻是一個分身,莊周真正的本體卻是早已跳出棋局,躲到無名星球保護金靈轉世去了,哪會沾這種因果。

其實莊周亦下棋,在白帝宗廟招矩星參加四嶽大會的分身,在昆侖墟籌謀重傳大道的化身,這兩個其實都是他的棋子,是用來試探三界棋局的。

至於他的本體,卻是打死不動,就躲在無名星球,哪都不去,他悟透天人化生要義,本心和天心結合,得以超脫命運長河之外,任何人觀照不到,隻要他不出來,便是聖人都找不到他,自然也無人能夠算計。

這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當真是閑讀黃庭三兩卷,不惹紅塵是與非。

他精神好時便參悟大道,將平生所知一一推演,以求突破,閑時便觀照命運長河,這些時日靜養,三光心相已經恢複了許多,隻要不像上次那樣跑到五六千年前,倒是無事。

這日他閑下來,忽然心中一動,封神已知是元始所做,這書其實便和道德經一般,都是聖人親傳,內中蘊含道紀,有無窮玄奧,隻是西遊記卻還不知是哪位大神通者所傳,當下他元神又入命運長河,觀照明朝的那段曆史。

不久便被他找到,那吳承恩正到海邊旅遊,見一石猴,當時便見石猴身上大冒金光,莊周一驚,暗道這金光卻是正宗的佛光,卻不知是佛門的哪位高人。

吳承恩被金光罩住,頓時一愣,神色癡呆麻木,似乎失去了知覺,隻見金光中有無數光影流過,赫然是一段故事,五色石得天地靈氣產出一猴,拜師須菩提,修得筋鬥雲和七十二變,七兄弟結拜,龍宮借得金箍棒,大鬧陰司,生死簿上勾姓名,大鬧天宮,攪亂蟠桃宴,偷得老君金丹,掀翻八卦爐,稱齊天大聖,力敵十萬天兵天將,和釋迦摩尼如來鬥法,被壓五行山下五百年,隻是金光到了這裏忽然變得衰竭,隻零星幾十個光點,裏麵有影像飛速閃過,莊周看的清楚,其中一個卻是一株人參果樹。

這不過是片刻功夫,金光散去,吳承恩便醒了過來,全然不知適才自己失去了意識,他搖了搖頭,忽然大喜,似乎想到了什麼,當下狂奔而回,提筆便寫,當真是下筆如有神助,一氣寫到五行山一段,莊周正以為吳承恩要就此打住,卻不想他搖了搖頭,又開始下寫,卻是根據唐朝時玄奘取經的事跡,敷衍出一段故事。

莊周不由大怒,原來卻是如此,難怪西遊記取經前和取經後孫悟空判若兩人,之前豪氣衝天,什麼天庭、陰司、龍宮、佛祖,統統不怕,呼嘯花果山,這才是真正的大聖啊,這是何等大氣,是想象不出來的,到了取經後卻變了個模樣,見仙便怕,見神便求,見佛便跪,除了名字相同竟完全是兩個人,一身俗氣,當真是俗不可耐,如此之人也配稱大聖。

如今卻知道,其實吳承恩得的啟發隻前半段,那才是真的,後麵的卻是他自己根據玄奘取經的事跡編造出來的,後半段於思想而言其實隻是吳承恩自己的思想,又豈能代表大聖,滿口忠孝節義,當真是俗不可耐,於情節而言其實不過是一片過關文,豈如之前的滋肆汪洋,想象瑰麗。

狗尾續貂,便是如此。

隻是卻是大患,先是人因為信他前半段,連後半段也一起信了,以為孫悟空真做了什麼鬥戰勝佛,後是因為不信那後半段,知道這是根據玄奘取經一事來的,卻連前半段也不信了。

過去莊嚴劫的兩位主角,軒轅氏和蚩尤氏,都是天縱之才,絕世之雄。

現在賢劫的兩位主角,釋迦摩尼如來和齊天大聖,仍是天縱之才,絕世之雄。

知道西遊記的真相,莊周便收回心神,暗想莫非是孫悟空啟發,隻怕便是如此,隻是可惜了,雖然豪氣衝天,但猴性好動,當年在斜月三星洞卻是沒有好好學道,若是真靜了心學,他又是混世四猴,怎麼會在釋迦摩尼如來麵前連還手之力都沒有,這都是道行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