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處理危機(2 / 2)

“社主為社團不顧個人安危,實在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方淩誌發覺尹誌閑連拍馬屁都是麵無表情。

“我為社主保駕護航!假如那些天山組的雜碎敢動社主一根毫毛,我們就把他們砸了!”雷畏拍著自己的胸脯發誓著。

“那些天山組的人一見到社主就會痛改前非吧,哪還有膽子對社主動手!”張千永遠喜歡和雷畏唱反調。

“不過還是要小心點,我們來製訂一個詳細的計劃來保證社主的安全吧!”幕僚長最後下了決斷。

於是被稱為社主指導天山組計劃就在書房認真的製訂出來了,可憐有苦難言的方淩誌到最後也不敢說:我隻是想去客廳吃點飯而已。

不管怎麼說,計劃製訂出來總要執行,於是在社主,幕僚長,三大幹事長領導下近五百人的高級陣容就浩浩蕩蕩的向天山組進發了,和往常一樣,劉向還是和方淩誌一個車,在對方淩誌勇於承擔責任勇闖虎穴做了一番表揚後,方淩誌決定把真話埋藏在心底,而劉向也根本沒注意,他認真的向冒牌社主介紹著這些分社的情況。

分社對於各大社團都是絕對必然的存在,無論是方龍會,心眼組和清風社,都是以總社為核心的大社團,但是三大社團總部的人數並不多,主要是數量眾多的大小分社占據著社團的人數,一個社團是否是大社團的標誌之一也是他手下的分社有多少,分社越多,實力也就越強,勢力也發展得越廣。分社在依賴總社威名生存的同時,也為總社貢獻著自己的義務,尤其是管理費上的上繳,一直是各大社團的主要收入來源。清風社在改革之前也不例外,但是隨著改革後總社對分社管理費依賴的減輕,對分社的輕視也越來越強,二代時的社團大會已經成了空架子,規模大的分社尚可依仗自己的實力在內部說幾句話,而小分社則陷入了危機,尤其是人數多的分社,清風社管理費用一般以地盤人數以及慣例為準交納,大分社管理費自然交納的出來,人數少的小分社管理費不多,也勉強交納得起,何況就算想離開也沒那麼大膽子。最麻煩的還是中等規模,人數較多,經濟狀況差的分社,管理費變化不大,但是討生活越來越難,總部對其也不注意,而其他大社團乘機來挖角許諾,這樣離心力越來越強。而此次的天山組最是麻煩,花枝組和流風社是因為地處邊緣,靠近方龍會和心眼組的地盤,和他們打交道多了,就容易被挖過去,這倒無所謂,這樣的事發生得多了,今天過去明天回來,在邊緣地帶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清風社在這方麵也不清白。可天山組不同,他地處東都,清風社的核心地帶,一旦叛離,則等於給其他社團一個中心開花的機會,其他社團便有借口介入東都了。更糟糕的是,一旦天山組分離,其他分社說不定會有樣學樣都叛離,那對於清風社是個大災難。而最倒黴的是,天山組和清風社的恩恩怨怨。

天山組原來是清風社的六大分社之一,但是在二代去世後站錯了位置,龍飛雲上台後雖然沒有取締天山組,但也沒有給天山組好臉色看,社內其他各派為防嫌疑,對天山組都敬而遠之,這樣一來天山組雖然身處繁華東都,討生活卻很艱難,一直入不敷出,日漸衰敗,隻是天山組前任組長陳風甚得組員之心,雖然衰敗多年,但是還是有一百多人寧願每天擺小攤維持生計也不願離去,陳風早就在多年前就得了重病,終於在三天前去世,而接任的組長陳風之子陳廣慶雄心勃勃,一心想重振天山組,在陳風臥床不起時一直由他來執掌組務,不單得到老人的支持,也拉攏了一批新人。陳廣慶在組內持要脫離清風社的意見,但是陳風卻一直反對,現在陳風一死,陳廣慶執掌大權,要離開清風社可說是意料之中的事。

“天山組和我們有所積怨,不過你提出親自去見麵,倒也不失為一條好計,畢竟我們名義上還是天山組的總事(上級社團對下級社團的稱呼),以吊唁名義去會見,他們怎麼也要給我們麵子,到時候你提出優厚條件,想來他們也會同意,對了,這是我列的條件底線,你記清了。”劉風塞了一張紙給方淩誌。

“這個,他們會不會對我……”

“不會的啦,天山組早就是被遺忘的角落,社主除了和去世的陳風有見過,其他人都沒見過,沒人會認出你。”

“不是啦!”方淩誌苦笑著,“我是說他們和我們有所積怨,他們會不會對我下手啊!”

“這個……”劉向認真的思考了會,慎重的回答道:“理論上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