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大明世祖皇帝立國以來,以變法求新,時不時地便推出幾項新政。淺移默化中,無論是江湖上還是民間,許許多多從老祖宗便傳下來的風俗也慢慢地開始改變。
似從前的武林大會,幾乎就是江湖上各大掌門和江湖名宿的一言堂,依照江湖中實力的高低,每個人說話的份量都不同。而各派的底層弟子,還有江湖中名氣不大的武林人士,以及一些小門派的掌門人,他們的話語權都被無情地剝奪了。
當改革春風吹遍大明的土地上的時候,武林人士對這種情況再也不能容忍,便是再保守的掌門人此刻也不能忽視下層弟子從心底裏所發出的要求民主的呐喊。
於是武林大會的形式,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首先最先要加以改革的,便是武林盟主這一製度。反對者認為,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這一製度本身便是不科學的。絕對的權力導致了絕對的腐敗,必須要有人加以適當的製約才行。
於是武林大會增設了四位常任副盟主和八位非常任副盟主。武林盟主和常任副盟主由選舉產生,每屆任期四年。而八位非常任副盟主由與會的各門派掌門人輪流擔任,每屆任期一年。
這樣一來,擬議者認為可以有效地牽製武林盟主的絕對權威,將武林大會變成一個讓所有武林人士都能夠暢所欲言的地方,可以充分表達出各階層武林人士的要求。
為了適應新形勢,為了能夠在新形勢下依然能夠保留自己的權益,所以江湖上有頭有臉的幾位大門派的掌門人,便發明了武林大會預備會議製度。
當然嘍,在正規宣傳資料上寫著,這是為了更能夠體現出在世祖皇帝領導下的民主集中製,為了改變武林大會緩慢拖闥的情況,為了使武林大會能夠更有效率的進行,而迫不得已舉行的預備會議。
在這場會議中,有資格競選武林盟主的幾位候選人,將對利益的分配作出協調,對誰是盟主誰是副盟主必須在會上先做出決定,免得在正式大會的時候爭爭吵吵,失了世外高人的形象。
特別是近幾年來,改革程度進一步的深化。原來武林大會的幾個盟主是等額選舉產生,而現在則實行的是差額選舉。也就是說,在六位候選人中,有一位是必然要落選的。在江湖人士齊集的武林大會中,自然誰也不願意丟這樣的臉。
而武林盟主和副盟主並不經過直接選舉而產生,而是由群眾選出五名盟主,再由這五名盟主開會研究決定誰正誰負。所以當然在事先必須做好安排。
本來這是極先進的法門,從最大程度避免了作弊的可能性,秦西各國洋人之間便極流行此類選舉。但是國人的思維之活躍性又怎是秦西蠻荒之地那些傻頭傻腦的洋人可比,各大門派的掌門人甚至連腦筋都不用轉,便輕而易舉地發現了其中的許多破綻。
要差額選舉是麼?那麼咱們公推出來的六名候選人裏,便安插上一名無論武功還是聲望都遠遠不如的後生晚輩,為了防止這名後生晚輩臨時為權力所惑,這人最好還必須是某派掌門能夠掌握在手中的人。即使有人投他的票,他也必須臨時退出。
這樣一來,選舉的結果便完全在各大掌門的掌握之中,絕對不會出現什麼意外的結果。
根據某位具有無政府組織傾向的江湖人士計算,自從采用了新式的選舉方法之後,擔任武林盟主和副盟主職位的幾個人,同之前擔任這一職位的人大多出身相當,都是由江湖中的九大門派掌門出任。而選舉導致的最明顯的效果就是,由於武林大會插入了選舉的過程,導致武林大會召開時間延長了三天,而進一步導致武林大會的主辦方必須支會更多的誤工補貼、出差補貼和食宿費用。
根據內部的協商決定,今次的武林大會五大盟主便是現在在場的五個人,而那名負責跑龍套的候選人,則是真觀大師的一名徒弟。現在他們要商量的就是,該由誰擔當正職的武林盟主。
木道長輕咳了一聲說道:“武當衝虛真人德高望重,而武當山的真武神廟又是當今皇上親封的家廟,依我看,這屆的武林盟主還是非衝虛真人莫屬。”
雖然是由崆峒派的木道長打的頭炮,但杜遠卻知道他們肯定早已是商量好了,這就是最終的決定。本來他對此也無可無不可,但杜遠生性憊懶,所以微笑著對真觀大師眨眨眼睛。那意思是:你不是答應過我要讓我們倆當上武林盟主嗎?
真觀大師毫不心虛地直對著杜遠的眼睛,口中宣了一聲佛號:“衝虛真人擔任了八年的武林盟主,在他的帶領之下,江湖日漸安定,衝虛真人功不可沒。是以老衲亦讚同由衝虛真人再連任一任盟主。”
真觀大師的意思也很明白:兄弟,原先俺隻答應你讓你當武林盟主,可沒說是正是副。再說了,當初是拉著你去西蜀綁架宣統帝,所以才有那番許諾。可現在你什麼事也沒有做,便撿了一個副盟主當,你便知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