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影十八斬的第一斬必須是一斬起勢,最後一斬必須是十八回鞘,這是秘籍中明確規定了的。
一招攻擊,至少包含三斬,其中兩斬沒有任何攻擊效果。這是鬼影十八斬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
第一斬,抽刀起勢至少還可以擺個架勢,比比帥,第十八斬回鞘,除了浪費時間之外,想不出有其他作用。
想不出來就不想,自作聰明就會想那粉臉刀客一樣,佚名選了五斬劈作為第一招的攻擊方式。
一斬起、五斬劈、十八斬回鞘。
一斬起、五斬劈、十八斬回鞘。
上山的路上,佚名一直在練這一招。
一斬起勢,左手持刀鞘,右手拔刀。劈斬是從正麵,自上而下劈斬。就是最後這一招回鞘。劈完回鞘,要變換手勢畫一圈才能回鞘。
畫這一圈的動作隻是為了回鞘而多餘增加的。
不對,不行,自己絕對不應該自創動作。
鬼影十八斬讓人無法反攻,就在於快,幹淨利落,沒有多餘動作。
十八斬回鞘,真是多餘。
刀鞘乃聚魂之處,天地陰陽,開為陽,閉為陰,拔刀為陽,收刀為陰。有陽必有陰。無陰則陽折。佚名背誦著口訣,卻無法理解。十八斬隻說了必須回鞘,原因就是有陽必有陰。至於怎麼回,完全不提。
莫非這第十八斬回鞘真的隻是為了回鞘而回鞘?
一路練刀,佚名並沒有使用鬼影步。不知不覺已經日照當頭,佚名走到了半山腰。
“嗷!”
大蟲?
“嗷!”
佚名沒見過老虎,隻是聽說過老虎為萬獸之王,其形如大貓,其聲如啞了嗓子的“瞄”,向來未見其影,先聞其聲。
“啞了嗓子的“瞄”,果然不錯,哈哈”對於動物,佚名毫不放在眼裏。如那衛敏所說,禽獸不知閃避,任人宰割而已。
鬼躍,鬼躍,躍,躍,躍
林中跳躍對佚名來說已經非常熟練了,很快就順著聲音的方向找到了那隻大蟲。
大蟲非常警覺,已經發現了佚名。趴在哪裏一動不動,盯著樹上的佚名。
“死大蟲,怎麼跟武林比鬥一樣?還懂得敵不動我不動?”
“我就先動,看你怎麼反應”佚名從樹上躍下,沒做停留,又躍到另一棵樹上。
那大蟲一動沒動,顯然識破了佚名的誘敵之策。
“好聰明,你還是禽獸嗎?”
佚名又跳了下來,這一次稍微停留了一下,然後又飛了。
這一次大蟲稍微有了一點反應,似乎是鬆懈了一點,好像在說“好膽小,你果然不是禽獸”
兩個選擇,鬼躍過去拔刀,站著等它撲過來拔刀。佚名心中盤算著。
“等你過來”這一次跳下來,佚名站在不動了,左手持刀鞘,右手作勢拔刀。
鬼影十八斬處女斬,這一斬,定要驚天地泣鬼神。
氣氛變得異常了,佚名仿佛凝固一般。
大蟲也越來越凝固了。
暴風雨前的寧靜,被樹上的鳥兒不合時宜地嘰嘰喳喳給破壞了。
動了,大蟲動了,禽獸還是不如人能沉得住氣。
好大,好快
“尼瑪,好凶,好恐怖”嘭,鬼閃動。
鬼影十八斬處女斬,結束在鬼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