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歸隱(1 / 2)

李靖正色道:“不敢,不過靠山王,請你想想,若是你繼續做三軍統帥,可能服眾?”

“大膽!”楊林大怒,一把抓起虯龍棒就要打李靖。李靖麵不改色,紋絲不動道:“靠山王若是將末將打死,一世英名,隻怕就此蒙塵。”

楊林緊咬嘴唇,手腕巨顫,半天才將手裏虯龍棒放下,長歎一聲道:“停止攻城,回營。”

本來苦苦堅持,幾乎到崩潰階段的唐璧看著武安福軍如流水一樣撤退回去,憑著一個統帥的敏銳,他知道對方軍中有變,這是追擊的大好機會,可是看著身旁累的直不起腰來的將士,他隻有放棄了這個想法。濟南如今和大隋一樣,已經是風中之燭,隨便一場大風都可能吹熄一切的希望,這個喘息,也是唐璧好好思索濟南前途的好機會。

中軍大營,武安福軍所有的高級將領雲集,武安福躺在軟椅上,身邊是兩位夫人張紫嫣和蘇凝雲。楊林和定彥平悶坐在上首,李靖等將下麵站定。眾人都臉色肅然,除了武安福偶爾的一聲咳嗽,滿帳肅靜。

沉寂終於被孫成打破。

“靠山王,今日之事,還請你給個解釋。”孫成道。

“你想要我解釋什麼?”楊林道,“羅方薛亮的事,我一概不知。”

“既然靠山王不知,那可知道羅方薛亮依仗什麼才敢對少帥下手?”孫成道。

“你這意思是說我是他們的靠山了?”楊林道。

“不敢,末將們隻不過覺得少帥一手創立的軍隊被人覬覦,內心不安。”孫成話說的已經委婉之極,可是話語之後的不滿意味,是人都能聽明白。

“哼。”楊林一拍桌子,正要發作,一旁定彥平道:“王爺且慢發火。”

“怎麼,難道你也認為此事是我不對嗎?”楊林怒道。

“羅方薛亮叛亂雖然被平定,並無大亂發生,可是王爺你教子不嚴總是有的。”定彥平道。

楊林無法辯駁,悻悻的不作聲。

“如今王爺的膝下凋零,隻餘安福和紫嫣兩個,將來百年之後,一切權柄富貴是不是要留給他們?”定彥平問道。

“那是自然。”楊林不知道定彥平何以這麼一問。

“唉,王爺,你十五歲跟隨先帝出征,如今五十幾年過去了,難道不疲憊嗎?”定彥平道。

楊林歎息一聲道:“自從在瓦崗長蛇陣被破,我就心灰意冷,真想和你歸隱田園,從此去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國祚不平,響馬橫行,楊廣不仁,我哪能放的下啊。”

“想放便能放下。你我都是七十歲的老人了,便是再雄心萬丈,也逃不過生老病死。崢嶸歲月,總有過去的一天,今日的天下,是年輕人的。安福辛苦打造這一支精兵,正要有大事業去做,你難道要一直壓著年輕人嗎?”定彥平道。

楊林啞口無言,當初他被武安福逼迫著起兵時,本就掙紮不定,後來一心攻打濟南,並沒多想,今日被李靖等人逼宮,一時氣憤,反而放不開心結。現在被定彥平一說,他也覺得自己想岔了,這繁華三千世界,他楊林什麼沒享受過,如今廉頗老矣,就算尚能飯,又真的能扛的起天下的重任嗎?楊家子孫被楊廣屠戮殆盡,所謂的隋朝國運氣數是否能夠延續,楊林又何嚐不知,他隻不過一直不敢麵對而已,如今定彥平從旁一勸,楊林本就心灰意冷的心思就跌落的更深了。

“我何嚐不想放下,可是楊家的江山……?”楊林兩眼無神。

“若是天意要亡楊家,你難道能逆天而行?若是天意要保楊家,就叫他們年輕人去擔當吧。”定彥平道。

楊林搖頭苦笑道:“彥平兄啊,這江山不是你的,你自然看的開了。”

定彥平正色道:“王爺,你若以為這天下是你們楊家的,那這大隋的氣運可真就斷了。這天下不是楊廣的,也不是你楊林的,是天下百姓的。楊廣不仁,奴役百姓,禍亂國家,殘暴如斯,人人得而誅之。你若覺得百姓都是你們楊家的奴才,想殺就殺,想打就打,那廢黜了一個楊廣,還有第二個第三個,你能活幾百歲?你能一個一個輔佐嗎?”

楊林被定彥平的話驚住,難以回答。

“這天下正該是有德者居之,你可記得當年你素手渡江,和我說過什麼?”定彥平道。

楊林一聽,思緒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圓月朗照,淡雲一抹,江水如鏡,壯年的他一身白衫,一葉小舟,叩開定彥平的江南大營。南北兩朝的兩位名將徹夜長談,楊林慷慨激昂的對一心保南朝陳後主的定彥平道:“天下,有德者居之。今陳叔寶荒淫無道,殘害忠良,陳氏氣數已盡。我楊氏國富兵強,人民富足,軍民同心,君上聖明。陳氏當亡,楊氏當興,將軍難道要逆天而行嗎?”這些當年的豪言壯語,此刻好像是諷刺楊林一般的浮上心頭,曆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