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交換條件(2 / 2)

“為什麼?”木村驚詫地問。

“為啥?”父親說:“這恁還悟不出來,恁說恁讓村民又交糧食又交棉花,還的出木料給恁做小馬車,他們那頭兒都不占,他們又都不傻,誰肯幹?”

馬車聽了父親的條件,不由得猶豫起來。

父親所謂的條件就是讓木村為難,父親想用這種條件交換,看看木村什麼反應,他要是不答應就給他做,不答應,問題就出在他木村身上,也不能埋怨父親不給他們幹活。

木村徘徊起來,他好像要想一想,父親的條件究竟能不能答應?

旁邊有二叔,三妮子,包子,草上飛,都望著木村等他回答。

幾秒之後,木村可能算清了賬,隻聽他說:“張村長,我的,答應你的條件,不交征糧可以,但做小馬車的木料你自己解決。”

木村還挺尖,他來了個反其道而行之,反倒給父親提出了這樣一個條件。

不過,木村的條件也在父親的預料之中,因為父親早已經想好了;木村你讓我給你做小馬車,我不能沒有任何條件就答應你,得提個條件,如果你答應咱就成交,不答應,對不起,小馬車不給你做!

其實,木村答應父親的要求也是在心裏算了賬的,他覺著父親開出的條件不算太苛刻,不就是糧食嗎?沁河村少出,讓別的村就得多出,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你們中國人出血,本著這一劃算的想法,所以他才痛快地答應。

殺鬼閻羅的弟兄聽說父親答應給木村做小馬車,馬上就有人議論起來,不了解內情的就埋怨父親,說不該答應日本鬼子。

父親心裏清楚,村民對他答應木村攤派的勞神費力的活不理解,也是有情可原,仔細想想,他也覺著有點兒後悔;小馬車那得需要很多木料,覺悟高,能顧全大局的還能自動往外貢獻,可覺悟低的肯定會這個那個說一大堆。

然而,後悔又能怎樣?已經答應的事,就像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想收也收不回來了。

不過,這次令父親欣慰的是,二叔沒有隨著村民埋怨他,這無形中就增加了父親一定做了這批小馬車的信心。

大榕樹下的戲台前,父親召開了村民大會,本著民主的原則,就問大夥,“大夥說吧,恁是願意交征糧呢?還是願意出點兒廢木料給木村做小馬車?如果願意出糧,俺馬上就去找木村,不過,恁都可不能後悔。。。”

“有德,恁說說,交與不交有啥說道兒?”有村民問。

“當然有說道兒,”父親說。

一個中年婦女說:“樂他爹,恁說有啥說法?”

父親瞅瞅黑壓壓的人群,板著手指頭給大夥算了一筆賬,把交與不交的利弊做了比較。

發牢騷的村民聽完父親的小九九,吧嗒吧嗒嘴,又低頭想想,嗯,覺著父親的賬算得還劃算,於是就默認了。隨後就有人喊著說:“張村長,就按恁說的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