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下一句話就帶著殺機了,常典史說道:“柳副役要人,沒問題,從縣裏征的柴夫調兩個給你便是,要錢,也沒問題,縣裏拔你十五兩銀子……”
“還有要事權,也沒有什麼大問題,隻要合情合理的要求,報到縣裏一一審核以後,縣裏都可以批給你!”
柳鵬當即聽明白了,常典史這可是要釜底抽薪,根本不給自己活路。
自己提的三項要求,看起來他全部滿足了,可實際上一項也沒有得到滿足了。
柳鵬要人,不但要正式的公人,還要求單獨進新人補正式的白役缺,結果常典史隻給了兩個鄉間臨時征來的柴夫。
要錢,不但一開口就是百八十兩銀子,還有自行籌措銀錢的權力,可是常典史隻給了十五兩銀子而已,連給太監們洗腳都不夠。
至於事權,柳鵬自然想要便宜行事,可是常典史地幹脆隻準先申請然後逐一審核批複,等於什麼權力都沒有,隻能充當給縣裏充當雜役而已,到時候遇到大事就是死路一條。
因此柳鵬當即第一時間回應道:“常老爺,多虧您說了一句公道,可是這事重大,難道兩個柴夫十五兩銀子就夠了,這可是迎接宮裏來的貴人啊!”
“可是縣裏也有難處!”常典史老到得很:“柴夫可以再給你一個,銀子可以多給五兩!”
常典史也看到了關健問題,要人要財要權,最關鍵的是要權,柳鵬若是真借著迎接中貴人的機會便宜行事,偏偏現在太監的威風太盛,大樹之下好乘涼,說不定真能讓柳鵬蒙混過關,還能在其間掀起無盡波瀾。
“不行!”柳鵬當即說道:“第一,開辦銀非得三十兩不可,還要請縣中富戶多少襄讚一些……”
“這個可以!”常典史當即留了後手:“隻是到時候可不要讓人把狀告到縣裏來,若是有人到縣裏告狀,那便是你事辦得不公!”
既要收錢又要人家不告狀,這是無解的問題,常典史覺得柳鵬哪怕能收點銀錢上來,數量也極其有限。
而柳鵬也繼續開出了自己的條件:“多謝老爺抬愛,第二,調來的柴夫至少要十個人,此外咱們皂班得進四個正役的白役新人,這是最最基本的條件,不能再少!”
一旁的公人都不由讚了一句,這位柳少果然了得,提的條件夠老到,常典史若是應下來,手下四個白役新人,十個柴夫,再加原有的武星辰和衛果宣,一般的正役都不如他風光了!
衛果宣更是暗中有些得意,自己倒是跟對人了,到時候手下就是兩個白役新人,五個柴夫,這權勢別說是普通副役望塵莫及,都快趕上帶一小隊人的正役了!
隻是常典史當然不可能盡數答應下來,他當即說道:“柴夫最多給你四人,白役新人的編製最多給你兩個,這事不好辦,到時候我不要這張老臉,到劉知縣麵前替你爭取就是!還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