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2 / 2)

“偏偏這部大明英烈傳,世間沒有印本,隻有半部抄本而已!”

柳鵬謀劃得天衣無縫:“陳叔叔覺得這樣的好書不應當埋沒於鄉野之間,所以專門湊齊了一部抄本,特意印行出來公諸於眾,與天下人分享這本奇書。”

“好好好!”陳大明已經拍手稱快:“這段文字放在哪裏?”

柳鵬當即答道:“放在全書的最前麵,請縣裏的名門世家寫一段序言,詳細說明印行這部大明英烈傳的前因後果,後麵再附上陳叔叔的詳細履曆如何?”

“大妙大妙!”陳大明還沒想到柳鵬居然有這麼一手:“這法子太妙了,隻是這部大明英烈傳怎麼寫?”

陳大明雖然是粗人,知道那些演義小說前麵有序言,雖然他從來不看這些高深莫測的序言,但也知道作序是既榮耀又風雅的事情,往往隻有最有名望的名士才有資格作序,沒想到自己的名字列在序言最顯眼最重要的位置中,這可是光宗耀宗的美事啊!

而且這麼一操作,不但他陳大明的名字會被千古傳頌,而且操作起來的風險就小了很多。

柳鵬繼續說道:“先不談書中的故事,到時候可以說是陳叔叔登高一呼,夢雨與縣內有識之士共襄盛舉。”

正所謂法不責眾,若是專門印行陳大明本人的集子,自然是太過顯眼,但是換成了陳大明領頭發起,穀夢雨等縣內有識之士共襄盛舉,不但不顯眼,而且法不責眾,哪怕追查起來都不會太嚴厲。

陳大明覺得柳鵬這思路確實是尋常人想不到的:“大家可以一起印行這大明英烈傳,也能在這書上留個名字,好事好事!”

他就知道好幾位跟他情況相近的同僚、商戶、土豪甚至是讀書人,都有著與他同樣的煩惱,所以修橋造路事事爭先,惟恐落於他人之後,隻是不管怎麼經營怎麼折騰,名聲都不夠響亮。

柳鵬這辦法太好,到時候一群有識之士共襄盛舉印行這《大明英烈傳》,大家都是地方上有份量的人物,加上《大明英烈傳》這名字一聽說就是扶保大明戮心王事,誰敢嚴查誰敢辦這案子。

說起來,哪個老爺真要查禁這即將印行的《大明英烈傳》,恐怕公文之上也是難以下筆,因此他越想越妙:“還是柳賢侄辦法多,換了別人,恐怕就想不出這樣的主意,我再去找幾家朋友過來,到時候大家不但都能流芳百世,還能把印書的銀錢分攤掉一部分。”

穀夢雨也覺得柳鵬的主意不錯:“陳叔叔,若銀錢不湊手,我們穀家可以幫你補足了這缺額,就象柳鵬弟弟說的那樣,你登高一呼,我就一同響應共襄盛舉了!”

柳鵬說道:“銀子可是足夠的話,我們可以去找內府經廠來代為刊印,大內經廠刊印出來的本子,沒人敢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