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主筆(2 / 2)

天還沒亮他就開始盤點藏書打掃衛生,把裏裏外外都清掃幹淨了才肯放人進來,閉館之後,一定要把每一冊藏書放回原來的位置才肯回家。

在這間書屋之中,他就是真正的王者,他幾乎用一整天的時間守護著這間書屋,不允許有任何人破壞這裏的秩序,哪怕是副役、正役敢在書屋裏喧嘩生事,他也會第一時間把對方轟出去,根本不留半點情麵。

有閑瑕的時光,他也會拿起書架上的藏書慢慢品讀,還會寫一寫他心目的英雄故事,柳鵬發現他的筆法還稍嫌稚嫩,但是也可以說成文風質樸,不刻意賣弄酸氣。

處處賣弄酸氣,可以說是很多明清小說最大也是最致命的缺陷,很多夾雜進來一段比正文還長的議論、詩文,讀者根本讀不下去,更不要說有刻意賣弄記憶力,幾十個人物輪流跑出來當主角,讓故事完全沒有了可讀性。

就象《野叟曝言》就是個最好的典型,主角明明是個狂拽霸帥小弟磕頭就拜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一路拔屌的龍傲天,大綱更是是屠美滅日的純粹小白文,硬生生被寫成了又臭又長的裹腳布根本沒法讀。

書裏就是吃個小酒排個席位都要花上一兩章筆墨,無時無時刻強行吹捧主角結果是主角人見人厭,作者自許為是的得意之筆,恰恰是故事中最難看的那幾段。

而丁子杭剛剛入門,筆法樸實無華,自然沒有這方麵的毛病,柳鵬又不需要什麼真正百世流芳的巨著,這部《大明英烈傳》隻需要比市麵上的多數演義小說更有可讀性就可以了。

他把丁子杭的具體情況都跟陳大明講清楚:“陳叔叔,這是子杭寫的小說草稿,我覺得很不錯,您看看,這件事關健是要子杭好好寫,我們好好把關!他寫得不好的地方,我們用心些,指出來讓子杭再改一改,改到滿意為止。”

陳大明一下子覺得這件事很有可行性,畢竟這是命題作文,隻要自己跟柳鵬敲定了大綱,就不怕丁子杭寫歪了:“嗯,子杭一個人寫不夠,你找一找,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才過來幫一幫子杭,子杭若是寫不出來,他也可以接下去寫。”

陳大明這是老成之見,雖然兩個人磨合起來或許有很多困難,兩個人可以互相督促互相幫助,這樣就不怕萬一丁子杭文青病發作,書沒法繼續下去。

柳鵬倒沒想到這一點:“還是陳叔叔想得周到,不過就是再調一兩個人過來,這事也急不得,沒有三五個月是辦不下來的。”

“三五個月能寫出個初稿,已經是快得不能再快了!”陳大明走過的路比柳鵬走過的橋還多:“慢工出細活,這部《大明英烈傳》我等得了,哪怕是兩三年時間,我都能等得下去,隻要書好,要我等多久都行。告訴子杭一定要用心寫,他現在不是守著這書屋沒有外財可撈,那他專心給我寫書便是,我額外補貼他一份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