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三不管(2 / 2)

隻是柳鵬卻沒把這些傳說中的故事放在眼裏,他找金書辦仔細查過架閣庫的檔案,結論讓他吃了一驚,原來龍口這座牧場原本是屬於漢王的王莊。

沒錯,就是傳說中宣德元年在安樂州樹起反幟,然後被宣宗皇帝親征平定的那位漢王,當時諸位藩王神通廣大,動不動上奏討賞荒地、湖蕩,哪怕是真正的良田都能一番運作之後以荒地的名義弄到手,何況龍口這一帶在戰亂之後本來就是一處海邊荒地,漢王沒費多少力氣就討到手了。

隻是宣宗平定漢王之亂以後,這處莊田就保持著不黑不紅的地位,理論是已經歸還官中,實際卻跟三不管的無主地差不多,黃縣與登州府管不到,山東省管不著,而宗人府卻是管不到,登州衛想管卻沒法管,始終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以後漢王的這座莊田又在弘治年間劃給涇王府,涇王府本來在沂州就藩,跟登州府本來是相隔十萬八千裏,但是涇王本來就是搜刮民地的行家裏手,他幾乎把整個山東境內能搜刮的民地幾乎都搜刮一淨,以至於國除之後,光是在沂州一地退還的民地就高達二千七百頃。

涇王搜刮民地都堪稱一代高手,何況龍口這一帶本來就是無主的漢王故地,因此他毫不客氣地把這處莊田討到手,接著狠狠出手收拾了那些敢於移動界碑侵地王田的土棍,順便還出動了涇府校尉侵占了幾十頃民地。

涇王府的報複實在太過簡單粗暴了,那些想占小便宜的土棍即使是沒有立即家破人亡,也是幾代人都喘不過氣來,因此即使涇王一脈在嘉靖年間因為血脈斷絕而除國,距離已經有六七十年時間,但至今仍然沒有人敢打龍口這塊牧地的主意。

但不管其中經曆了怎麼樣的曲折,現在龍口這段海岸線隻能算是三不管的無主之地,自己進去建個碼頭正是最合適的時機,若是早晚上一兩年,等到福王就藩事情就沒有這麼好辦。

掃過遠方的海天一色,柳鵬吹著徐徐的海風,心情不由越發激蕩起來。

現在的黃縣人與登州人都以為龍口這一帶是沿海的荒野之地,由於水深太淺,又是勳貴的莊田,根本沒有什麼開發的價值,但是這個時空的人們並不清楚,龍口這個名字連同腳下這座港口會在另一個時空快速崛起,壓過黃縣最終取代了黃縣這個名稱,這裏何止隻是一條遍地黃金的海岸線。

特別是北方的屺姆島連同那段沙堤,對於龍口灣來說,簡直就是一段天然的防波堤,在龍口灣的內灣築港,可以不用修防波堤,省下了初期建設中最大的一筆工程投資。

要知道,這可是另一個時空北上支隊的基地啊!

柳鵬剛想到這時,霍球已經說道:“柳少,馬上就到了!”